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秦有盛世> 第六十一章 关注民生,农耕施肥(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关注民生,农耕施肥(求打赏月票推荐票!)(2 / 2)

早在秦国发动大规模的兼并六国的计划计划之前,准确来说,在吕不韦当政时期,秦国的人口总数和粮食产量已经接近了六国总和。</p>

秦国虽然国土面积没有六国之众,自然就将功夫下到了土地的开发上。</p>

而秦王政时期,郑国渠的修建完毕,更是给予了秦国土地以充分的水资源灌溉。这七个农业国家之间的战争,最后显然是以秦国完胜而结束。</p>

这么看来,关中的力量,其实就等同于天下人一半的力量。</p>

如果只用肤浅的目光去看秦国和其余六国的版图,认为秦国实行户籍等级制度利大于弊的话,显然他并不了解秦国的人口总数。</p>

是故,当汉高祖得了秦国关中,他便有了足以与天下诸侯相抗衡的实力。</p>

言归正传。</p>

关中的农业已经相当发达,而扶苏在十年前就推广了楼车,更是让他在秦国庶民之间的呼声极高。</p>

扶苏继位了,关中很多百姓都对这位才刚刚继位的皇帝表示支持。</p>

这个时候的百姓,并不是那个明清时期被阉割的顺民。</p>

他们对于皇帝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有一天会发作出来。</p>

扶苏来到坝上,望着这地里的麻、黍等农作物,他不由得皱眉。</p>

秦国需要小麦磨出面粉作为新的主食、也需要棉作为新的衣物材料。不仅如此,扶苏也想搞个菜篮子工程,像西域南岳的水果之类,凡是可以引进种植以改善百姓饮食结构的,都可以大力引进。</p>

不仅如此,北方许多地方,也可以发展畜牧业。</p>

所以,那件事,必须在五年之内有个结果。</p>

扶苏在心中谋划着。</p>

冯去疾陪伴在扶苏身边,老胳膊老腿的,跟着扶苏在田地里来回走动,确实吃不消。</p>

随行的,还有其他一些大夫。</p>

扶苏环视四周,最后道:</p>

“朕记得,这田野之中若是要施加肥料,需得借夏日高温将田野里的杂草沤烂做肥施加。”</p>

冯去疾早已经是满头大汗,高温难以忍受不说,还要陪着皇帝舟车劳顿。</p>

冯去疾确实力不从心。</p>

冯去疾嗓子微微沙哑。</p>

“回禀陛下,正是。”</p>

扶苏捻了捻自己的手指,而后往田野外走去。</p>

冯去疾见到这一幕,心中顿时轻快了许多。</p>

终于结束了,现在冯去疾就像是终于等到结课锺声响起的太学子弟。</p>

扶苏记得,古代的堆肥技术,不过也就几种。</p>

《齐民要术》卷首杂说中记载有我国最早的肥料堆制法,即厩肥堆制。</p>

“朕想要大力发展农耕,这施肥有助于农作物生长更快,朕决定,宣传一种新的堆肥方法。”</p>

“凡人家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穰、谷积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计经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车。”</p>

这是一种将垫圈同积肥相结合的堆制法。当时称为踏粪法,而这实是我国最早的堆肥。</p>

扶苏说完,冯去疾还没有回过神来。</p>

其实冯去疾并不擅长做这个。</p>

农耕的事情,说实话,在这个天下,没有人比隗状更为了解。</p>

既然皇帝说了,冯去疾自然应承了下来。</p>

“唯,臣这就去命人推行此事。”</p>

(月末,求波月票和打赏!)</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