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魂断庐山> 第一百零六章 中国黑室 蔡家洲风云(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中国黑室 蔡家洲风云(3)(1 / 2)

 山本凭着山本家族的特殊关系,大概知道日军即将在南方开辟战场的消息,于是就趁着驻守赣北的部队还没调走之前,接连进行了针对肖雄赣北抗敌别动队的两次大规模的围剿行动,妄图一举消灭所管辖的九江地区的抗日武装。</p>

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总结,报告给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尤其是将赣北别动队的情报分析一并作了报告。上级立即将该报告交给了位于重庆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这儿就是赫赫有名的专门侦听破译敌人密码的被誉为“中国黑室”的神秘的情报部门。</p>

说到“中国黑室”,这还得从美国人赫伯特·亚德雷说起。</p>

赫伯特·亚德雷曾是美国国务院的机要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亚德雷在国务院内创建了一个机密的密码破译部门,代号“黑室”,他被誉为“美国密码之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屡屡破获敌军的电报,赫赫有名,赫伯特·亚德雷被称为美国的密码之父。</p>

1938年,戴笠从电讯专家魏大铭口中得知亚德雷的情况后,通过中国驻美大使胡适秘密联系,以年薪一万美元为条件,聘请亚德雷来华帮助破解日军密码。当年11月,化名为“罗伯特·奥斯本”的亚德雷经香港抵达重庆。</p>

抗战开始后,为了加强破译能力,军统于1939年在重庆神仙洞街94号一座大洋房成立了电讯技术研究所,秘密代号“豁庐”,直属最高军事委员会领导,并通过中国驻美武官秘密聘请了赫伯特·亚德雷。</p>

戴笠调集50多名工作人员,50多架侦听机,200多名侦听员,主攻日本陆军的密码系统。在亚德雷在华工作的两年中,“豁庐”共截获日本陆军的密电22万多份,重点研究2万多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p>

当时,日本海军航空队经常从汉口派飞机轰炸重庆,国民党军统局下属的密电组屡次截获潜伏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亚德雷凭经验断定,它们都是间谍向日军反映重庆云高、能见度、风向、风速的气象密码电报。</p>

从1939年3月开始,亚德雷小组截获日军大量以更为复杂难解的新密码编写的电报,还未等他们将这-信息向上反映,5月3日和4曰,日军飞机连续两天从汉口直扑重庆,投下了数百枚炸弹。第二天,20多架日机再袭重庆。一个现象引起了亚德雷的注意:国民党在重庆市区花大力气布署的防空部队为什么竟没有打下几架敌机?亚德雷通过中国女友徐贞介绍,结识了驻守在重庆的国民党某高射炮团的一位营长,此人绰号“独臂大盗”。</p>

经过密切跟踪,亚德雷发现日本间谍发出的新密电中开始混杂一些英文字母。亚德雷推测日本间谍采用了“书籍密电码”的编制方法,密码底本是一本英文长篇小说。就在此时,国民党军统局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独臂大盗”有时公然使用附近一个川军步兵师的无线电台和他在上海的“朋友”互通密电,他很有可能是一名汉奸。亚德雷把目光放在了“独臂大盗”身上。</p>

亚德雷和徐贞到“独臂大盗”家去拜访。徐贞在“独臂大盗”的书房中发现一本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该书的第17、18、19页上的第一个词用笔画过。“独臂大盗”是汪伪政府政权安插在重庆的耳目,他与国民政府中的德国籍顾问赫尔·韦纳等人组成间谍网,密告日军轰炸机保持3660米的飞行高度,以避开射程仅达3050米的国民党军高射炮的射击。随后“独臂大盗”等内奸被逮捕枪决。</p>

1940年7月,亚德雷回到了美国。他留下的几本专门研究密码“易位”和“替代”等变密技术的小册子却帮了中国大忙。</p>

</p>

为整合对日密码破译技术力量,1940年,最高军事委员会明令组建国民党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并仿当年亚德利的“美国黑室”之称,将其称之为“中国黑室”。</p>

军技室约400—500人,下设6个小组,各组分工为:第一、二、三组负责破译日本密电码,第四组负责收报,第五组负责总务,第六组负责破译中文密电码。其中,四组的人员最多。军技室设在南岸黄桷桠刘家花园内。为方便侦查,第四组设在刘家花园对面的高山上,即人头山。当时侦听组拦截的密电码,主要通过骑马送到刘家花园破译。</p>

重庆南郊南山镇荒僻的黄桷垭人头山,“中央工业实验研究所”牌子就挂在一处简陋的建筑物门口,黑室的行政和破译机构即秘密设置于此。而对面两公里外一处人头山的山顶,则是其密码监听处。</p>

人头山一公里外就有武装士兵放哨巡逻,即使是本地村民,也被禁入。</p>

里面物资及人员进出都通过马匹,人头山东面山坡斜地上,就是马场。马场前有一栋房子,是接待用的门厅,门口还有一台发电的柴油机。南山上合抱粗的大树比比皆是,这里常常可以看见日本人的飞机贴着山头飞来飞去,但日本人都没有发现下面的房屋和人畜。</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