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心里怎么想,许敬宗在表面上依旧和颜悦色地说道:“恕老夫直言,以今日‘卫岗乡’之财力,恐怕用不着借助外力吧。”
“许尚书此言差矣。”李义府接过话道:“‘卫岗乡’富足,朝中皆知,然那是商贾和世家大族,百姓虽然日子好过许多,不过解决温饱尔,且乡里的收入并不多,根本难以支撑谢县子提出的庞大设想,不知许尚书以为否?”
“可谢县子不是已经提出‘商税’之事?仅一乡试行,老夫不认为陛下会拒绝。”许敬宗道出胸中之意。
“不错,陛下应允的可能性非常大,可许尚书莫要忘了,此乃政务,需由‘政事堂’研判商议,最后呈报陛下定夺,李某同样不认为陛下会直接下诏实施。”
李义府此言一出,许敬宗立刻明白了他的打算,说穿了就是利用职权,以支持来换取一个参与“卫岗乡”后续发展的机会。
许敬宗不得不承认,李义府的算盘打得还真是好,现在连他也认为,谢岩应该会同意的了。
“那么请问李中书,在大作坊区做什么呢?”许敬宗也有些心动了,出言问道。
李义府“嘿嘿”一笑道:“现如今,冯校尉在城西的那个马车作坊,用得都是‘卫岗乡’提供的散件,而后装配售出,李某以为,在大作坊区专门设置一个作坊,提高马车散件数量,岂不是好事一桩。”
新式马车在关中地区非常受欢迎,这一点许敬宗自然很清楚,而且还不是钱的问题,根本就是买不到,根本原因就在于产量太低,一个月就那么十辆车,完全不够卖,若是按照李义府的设想,在大作坊区弄一个大的作坊,那的确是门好营生。
许敬宗那是从来不会觉得嫌钱多的主,稍加思索后,颔首道:“此事的确可行,老夫愿与李中书一道携手并进。”说完,话锋一转,又问:“只是章程当如何定呢?”
李义府道:“若李某估计不差,谢、冯二位当不日进京,届时与他们当面敲定后,咱们再定个章程如何?”
许敬宗应道:“也好,此事不急于一时,过些时日再定无妨。”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两位奸臣,在这一刻,居然成了生意上的合伙人,如此奇怪的变化,应该说是谢岩、冯宝突然出现在大唐的结果,那么,此等变化是好亦或是坏呢?那可真的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利益这种东西,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期望获得的也不一样,相比较而言,许敬宗更为看重自己的仕途,钱财反而不是第一位的。只不过暂时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罢了。数日后,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许敬宗忽然觉得——机会应当就要来了。
这一日,宫内传出消息,称武皇后上书皇帝,请求褒奖来济、韩瑗,事由却是当初他们激烈反对当时的武昭仪被册封为“宸妃”。武皇后的举动,堪称震惊朝堂!这哪里是什么请求“褒奖”,分明是告诉当朝两位宰相,自己从来都不曾忘记!
皇帝虽然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但是很多时候,没有表示,本身也说明了很多问题,至少,皇帝对于武皇后的举动,并不反对。
许敬宗敏锐地察觉出,皇帝对于长孙无忌一派已经动了其他心思,虽无法确定圣意究竟如何,却可以肯定,皇帝将不会再如过去一般事事隐忍不发了。那么,一个新问题就来了——如何做?才能够和皇帝保持一致呢?此问题现实的摆在了许敬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