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好不容易鼓足勇气,下定决心和俄国人干一仗的英国政府,直接被帕特里克中将的求援电报搞懵了。
放下手中的电报,格莱斯顿首相疑惑的问:前线不是已经有四十万部队了么?为什么还要援兵?
不是格莱斯顿首相大惊小怪,实在是不列颠有史以来,就没有玩儿过规模这么大的战略游戏。
战争还没有爆发,前线就聚集了四十多万军队,要是再增援二十个步兵师,总兵力就要逼近七十万大关了。
一场局部战争就玩儿这么大,完全超出了格莱斯顿首相的认知范畴。
陆军大臣罗萨里奥:首相阁下,陆军部仔细研究了帕特里克中将的求援电报,基本上可以确定他的要求是合理的。
俄国人来势汹汹,根据情报显示他们在中亚地区已经投入了五十万军队,不排除后面继续增兵的可能。
因为距离的关系,敌人的增兵速度会比我们快很多,必须要保障前线的兵力充足。
要不然遇到突发情况,只能指望印度总督区支援。恕我直言,印度总督区没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一旦同俄国人开战,印度地区也会变得不稳,维持印度地区的稳定才是印度总督最重要的工作。
要是提前没有准备,等战争爆发后,突然从印度地区抽到太多的兵力进入前线是不负责的表现。
其次,阿富汗地区一直都不太平,当地人和俄国人勾结了起来反抗我们的统治。
由于阿富汗地区多山,反抗组织的大本营都在深山老林中,我们在阿富汗地区的部队进行了多次围剿,都没有把他们打尽。
一旦和俄国人的战争爆发,这些人又会跳出来搞破坏,我们必须要留下足够的兵力应对突发情况,不让他们和俄国人里应外合。
理由一大堆,总结起来就一条,那就是快点儿扩军吧,前线快要等不及了。
尽管一直都后娘养,但陆军也是有追求的。这种千载难逢的扩军机会,说什么大家也不会放弃。
文官出身的罗萨里奥自然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作为陆军大臣他的屁股已经决定了立场。
要是这个时候拆了军方的台,那么后面的工作也不需要做了,下面的人有得是办法坑死他。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冷笑道:阁下,你应该知道阿富汗的情况。前线要维持七十万部队作战,你们陆军部准备用多少人来保障后勤?
一百万人还是两百万人,又或者是三百万人,甚至是四百万人?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阿富汗是内陆国家,粮食布匹之类的物资或许可以让印度总督区出,可是武器弹药就必须要从本土运送。
如果把生产运输的人员全部加起来,没有几百万人为前线的部队服务,根本就支撑不起这种规模的劳师远征。
陆军大臣罗萨里奥摇了摇头: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我们没得选择不是么?
俄国人可不会管我们是否存在困难,只要准备好了,俄军就会打过来。
为了印度的安全,我们必须要主动应战。现在不打阿富汗保卫战,未来就要进行一场恒河保卫战。
至于现在面对的困难,并非没有办法克服,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直接从印度地区征召劳工就是了,人力成本最高的一部分无非是国内的生产运输过程,咬咬牙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
以俄罗斯帝国的财政情况,他们不可能旷日持久的和我们争夺阿富汗地区。
只要击败俄国人一两次,让他们意识到双方的实力差距,后面的问题就好办了。
砸钱,这也是不得不为之。
俄罗斯帝国实力不弱,最大的问题就在财政上,财大气粗的不列颠没有道理放过这个明显的漏洞,不和他们拼财力,跑去玩儿大决战。
梭哈的一下子玩儿大决战,看似威风八面,实则是提着脑袋在腰间跳舞,一旦失败就把国运给搭进去了。
没有印度的日不落帝国,还算得上是日不落帝国么?恐怕要不了三五年时光,就只能退位让贤了。
这也是大家最纠结的地方,出兵增援太费钱,家大业大的不列颠也会感到肉疼;不出兵增援,又担心前线失控,俄国人会威胁到印度的安全。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缓缓说道:我们集体投票表决吧,把最终决议结果上报议会,让参议院和众议院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