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38章:市场鼓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市场鼓吹(2 / 2)

不过耕地仅仅是一部分,还有矿产、林业、药材、渔业,都具备很大的利益,前提是要开发出来。

皇家资本当前把不少资金抽调到台湾进行开发,此次开发辽东半岛显然资金不是那么充足。

不过并不妨碍对辽东的开发。

杨国瑞进宫和朱由校商议了数次之后,决定由皇家银行成立一家子公司,名为‘辽东开发公司’,然后直接上市融资。

而在辽东开发公司上市前,《大明日报》则用大篇幅报道了这次的‘耀州大捷’。

“此战三军用命,经过一番血战,成功歼灭建奴近四万兵力,还成功收复了整个辽东半岛。”

大捷的消息,顿时让整个北直隶各城镇无比热闹起来,到处都是燃放烟花爆竹的百姓和商家。

北直隶因为经济的繁荣,底层百姓因为有了工作,加上对于无法劳动的群体进行保障,已经大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加上今年朱由校开始狠抓北直隶吏治和行政效率,贪污和勒索百姓的现象已经被全面压制了下去,没有人再敢公然贪污,更没有人敢勒索百姓了。而各种杂税也取消了不少,普通百姓对朝廷的印象是大为改观。

官军在前线打了胜仗,自然是值得庆祝的。

那些商家同样也因为大捷而大肆庆祝,以吸引百姓的眼球。北直隶的各种税收倒是压在了这些商人头上,连农业税都因为土地经营改革,全面落在了商人头上。但此时皇家财团在北直隶已经崛起了,大批财团商人因此而崛起,获得了话语权。

那些不能适应潮流的商人,则被迅速淘汰出局。而顺应潮流的商人,很多则成为了与皇家资本合资经营的皇商。

除了那些皇商,也有一大批商人在进出口关税出现后,凭借着繁荣的经济势头,创办了自己的实业。

这些随着一系列洗牌活动而崛起的商人,也都不再攻击朝廷在北直隶征收商业税的决策。

朝廷和北直隶商人的关系,也大为缓和。

可以说朱由校已经初步培养出一个利益集团,而原本大明的皇帝是地主阶级这个利益集团的代表。

因此在北直隶的风评,是一天一天好,地位也是越来越稳固。

第二天,《大明日报》又报道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无比振奋的消息。标题为《天子决议三年复辽》,对朱由校制定的三年全面收复辽东的计划进行了大肆的鼓吹和宣扬。

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为‘辽东开发公司’的上市做准备。

新闻出来之后,《大明日报》对军方进行了约稿、采访,作为皇家财团的舆论宣传机构,自然是各种官方人脉关系都有的,约稿非常简单。

这次《大明日报》采访到了某个不愿透露姓名的统帅部参谋,该参谋宣称:

“天子决意三年收复辽东,看似鲁莽实则不然,反而是稳健之策。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如果如今的辽东官兵,还是两年前那种军纪败坏、武器装备被偷工减料、军饷被上下克扣,普通官兵连饭都吃不饱的模样,那么三年收复辽东确实是无稽之谈。”

“但是两年来,天子派遣孙承宗总督辽东镇,并且想方设法筹集军费,孙承宗总督辽东镇之后整顿军纪、编练军队,并且构筑辽河防线,已经一举稳住了明军的阵脚,两年来让建奴无所作为,未能再从我大明掠走什么人口和物资。”

“同时天子又任命毛文龙开镇东江,袭扰建奴后方,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建奴本就不谙生产,两年来被东江军通过游击战把他们的后方搞得千疮百孔,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天子还查抄了与建奴走私的八家晋商商号,彻底切断了建奴从大明走私物资的通道。如今建奴的生产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长期维持大量兵力。我大明只需持续封锁建奴两三年,便可让建奴全面崩溃。”

“去年年底天子则向金洲镇增调了大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中央军,在今年立即取得了耀州大捷。以如今大明在辽东地区的军力,即便是对建奴发动全面反攻,都已经能够收复沈阳。之所以不立即发动全面反攻,主要是为了不给建奴任何反扑的机会与翻盘可能。今后两年之内,我大明官兵将在辽东步步为营,同时军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在辽东的大明官兵将拥有最精良的装备,最充足的军饷、物资供应。而两年之后的建奴,则将是一个严重缺乏作战物资,甚至可能连粮食都缺乏的强盗团伙,届时自可一战而胜,毫无悬念的全免收复整个辽东。”

三年收复辽东的战略目标,泄不泄露都已经无所谓了,明军必然在辽东对建奴产生绝对的力量碾压,建奴知道也没办法。

经过一番鼓吹之后,辽东开发公司正式上市。当日京师证券交易所内,辽东开发公司的股价一路狂飙。此前的一番大肆鼓吹,显然给予了投资者极大的信心。(未完待续。。)

ps:第一更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