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50章:秘而不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秘而不宣(2 / 2)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敢想什么火车、轮船,毕竟生产技术这个玩意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从未出现过如此巨大的变化。

即便是宋代那个时候生产力比较发达,也还是停留在应用人力、畜力、水力的阶段。也许宋代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也和疆域制约有关,因为宋代的版图中,并不是到处都是煤炭,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煤炭更是比较缺乏的。

加上宋代的读书人。心思很多都是放在研究河洛之学上面,那玩意过于高级,与低级的工业革命扯不上什么关系。

像蒸汽机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只需要一个牛顿三定律就够了。你弄出一个爱因斯坦相对论出来完全就是多余的,人家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呢!至于河洛之学,代沟就更大了。

最主要的还是宋代经济也是以官营为主导地位的,官方精英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那么技术发展就比较慢。只不过宋代又重视经济发展,有那个大方向去推动。若是没有北方游牧民族捣乱。宋代完成工业革命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如今朱由校作为穿越者,用官方的力量展开研究,在全国各地招募优秀工匠,并且还整出了数理化教材培养工业人才,又提供研究经费和研究思路,这是避免了多少弯路啊?

欧洲人早期展开工业革命的时候,他们都是科研人员单枪匹马,顶多也就是成群的进行研究。而且还不一定有人资助他们经费,更没有成套的数理化理论和直截了当指出的研究方向。

所以整出蒸汽机,对于朱由校来说确实不难。

高温高压蒸汽机研发成功的消息并未见报,各个报纸对此一字未提,入夜之后,显然没有几个人意识到一场工业大革命正在爆发,而官方对此完全是秘而不宣。

人们更关注的,反倒是朝廷决定在明年举行科举和全国性的公务员考试的新闻,那些会看报纸的很多都是读书人,如今的大明日报很多读书人都是每天一份,在全国各地书院,学子们更是天天围着报纸一起指点江山、评说天下英雄。 []

“这是什么?科举与公务员考试一并进行,还将在全国录取公务员三万五千人?”

“我没有看花眼吧?三万五千人?”

所有人看到这个数目都有一种目瞪口呆的感觉,这数量也太多了吧?

整个朝廷当官的也比这个少几倍好吧!需要一次性招那么多的公务员吗?新政地区需要那么多的公务员吗?

答案是肯定的。

改革所造成的行政人才不足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如今汉皇党对一些尸位素餐的人员也不能清理。

新政改革不仅增加了州县地方政府的公务员数量,同样也增加了乡镇政府,更是在地方上增加了各种部门,同时官府的任务也变多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