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逆袭从1988开始> 第15章 你有20吨液化气出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你有20吨液化气出售?(2 / 2)

回到办公座位,周道坐下来翻看报纸。

廖中群凑过来说,“头儿给你安排啥活了?”

周道淡淡的说:“三夏大忙。”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因为三夏时节,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去找新闻线索。只不过专题部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需要更有深度的报道。

……

台长室。

宛都电视台台长吴长义坐在办公台前看文件。

副台长陈一平敲一下门走了进来。

“老陈,我正要找你,今年三夏的报道新闻部已拿出报道来了,你分管的专题部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了?”

吴长义面皮白净,温文尔雅,但起说话分量极重。

陈一平身材不高,肤色较深,剪着十年不变的板寸头。他虽然平时说话很随便,但听到台长话里有话,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道:

“专题部的事,我正要跟你汇报,张凯从省城带回来一个年轻人,获了省新闻征文一等奖的,叫周道。

算是临时借用,不占编制,工资由他们专题部创收解决,事出突然,所以昨天没来得及向你汇报。”

吴长义笑道:“周道,云河人吧,我刚刚接到江总的电话了,他告诉我让张凯用周道是他的意思。”

陈一平有些吃惊:“这事是江总安排的?”

吴长义觉得奇怪,“你不知道?张凯没说?”

“没有,我估计张凯面临压力太大,招一个帮手,也不好惊动太多人,万一这人没做出什么成绩呢!”

陈一平说这话的时候,眉头一直没舒展开来。

“张凯的压力的确大,换掉他的呼声很高,我的看法是,虽然专题部成绩不佳,新闻部的人去干这个活也未必就行。新闻只要抢到热点就行了,电视靠的是画面,对文字内容要求不高。”

陈一平点点头。

吴长义接着道:

“电视专题对立意和文字解说要求更高,不是有种说法吗?论文字深度,杂志第一,报纸第二,广播第三,我们电视则屈居末位。

杂志可以旁征博引,可以做深度分析,读者在里面能尝到快感,报纸篇幅没有杂志长,但也可以就某一事件深入分析,还不能有错别字。广播文字要求虽然和报纸一样,但省事在读错字受众却难以留存证据。还是电视省事,画面一出,大家关注的都是画面,文字就借力不少。”

陈一平笑道:“这么说只有我们电视人最省力了。”

“所以说,一个能在报纸上获奖的年轻人,也许真的可以帮上张凯的忙。”

吴长义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面色严肃。

……

终于捱到中午下班,周道收拾了一下桌上的资料,转身下楼。

留意到廖中群张了张嘴想跟自己打招呼。

摄像老何还在低头伺弄他的机器。

孙广胜在他经过时翻了个白眼……

但他顾不了别人的表情。

嗯,那位冰雪美人儿的眼神他特意扫了一下,似乎美人儿在想心事,对眼前经过的周道,视若无物。

好吧,你是美女,你牛。

周道骑上车一溜烟赶到前程贸易公司楼下。

“王大魁!”他朝楼上喊了一嗓子。

二楼的推拉窗拉开一半,一颗烫着卷波浪的大头伸了出来:“周记者,你等我一下,我马上下来。”

王大魁别看名字糙,长相虽不算是粗制滥造型,但也较随意,这么个糙爷们却挺爱修饰。这个年代华国的男人们流行把头发卷成欧罗巴人种的样子,王大魁自然不会落伍。

“有消息了?那太好了!”

王大魁是生意人,从周道的眼神中就读出了一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