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后勤部长> 第六十章 大练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章 大练兵(1 / 2)

 “预备!”

战士们将枪举了起来。

“放下!”

陈峰感觉自己快要被气的胃疼了,这帮人怎么这么笨呢。

一旁看着的叶凡、政委、参谋长还有二营长李大本事都站在一旁看着,反应也是各有不同,叶凡认为这套明显是光头党的国防步兵操典,太死板,太没有新意了。

这套步兵操典也是比较混乱的,就如同这个拼凑起来的政府一样,有德军的操典,有美军的,还有苏军,甚至还有鬼子的步兵操典,但都有一个特点,巧妙的避过了各国步兵操典的优点,太过于死板了,对于冲锋和步炮协同方面,严格规定了多少尺,多少步的内。

很多情况下,这本操典根本没有人再用,相比于德军和苏军各种如果构筑阵地,保护自身的,在进入敌占区时应该注意什么,躲避飞机和伪装自身等方面差得太多了。应该说是买来的缺点吧,此时的各国部队面对参观的外国军官和使节等人肯定是有所保留的。

而且很多情况下,步兵操典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东西,很多情况下都在进步。比如41年苏军的训练方法和44年的操典训练已经是大变样了,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军队很多时候就是在学习如果避免犯错误,战场比的也是双方的士兵的容错率更高,如果我有你几倍的兵力,那么相应的,我的容错率也是你的几倍,即使我翻了再多的错误,血厚的我依然能抗下。

从清末的洋务派到近代的民国政府,中国军队的身上依然避免不掉德军的身影,从最开始太平天国时期表现优异的毛瑟1870步枪,到之后引进的汉阳造,再到北洋海军的镇远和定远,而民国时期,袁大头引进的步兵对列训练也是从德国引进的。

之后还有中正式和德械师,北非阿拉曼战役胜利后,光头党甚至一度想要引进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机器g42。包括德皇练兵曲(曲调真的和三大八项的曲调很像)这种东西也都被引进了,对于当时强势崛起的工业强国,民国时期的各届都希望能通过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来强国,但买来的终究不如自己学来的好。

而这个队列上,还是要从拿破仑时期说起,刚登上皇位的皇帝陛下,兴致冲冲的举行了阅兵,但松散的队列让他十分不满,于是下令军官团们找到一种威武霸气的阅兵行军队列。

法兰西的军官团们观察了当时的各种家禽的行走方式并付诸实践,猫步,虎行,狮跃,但最终胜出的却是农村一霸,鹅(我小时候真的被鹅咬过,甚至被追的到处跑)这种行走起来威武霸气,无视任何人的行进方式不正是皇帝陛下要的嘛。

之后伴随着拿破仑的南征北战和散发革命思想,强迫各国学习法国模式,行军队列也被其他国家学去。但最终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德国人和社会主体阵营的同志们,而他的创始者法兰西却逐渐抛弃了这种队列方式。

不过北棒的步子抬得太高了,强迫学习苏军的高度不可取,这两年看逐渐改过来了。

于是一团的最开始就后世的新兵连一样,先搞队列吧,连排的指战员先训练,在自己训练自己下面的战士,一层层的下去。幸好一团的时间比较富裕,很多时候,伴随着战争的日益演变,很多时候新兵的训练时间也在一减再减。

德军最开始的新兵训练时间一度达到了六个月,训练出来的士兵当然能应付战场上的各种情况,但战场上的一发流弹,一个炮弹的弹片都有可能让之前的努力白费,战争的残酷一目了然。之后的德军变为三个月,甚至一个月,还有最后的疯狂时刻就没有训练了。

队列训练,从古代的冷兵器作战时期就存在的一种训练方式了,但却是最能考验一只军队纪律和士气的表现,队列走的,打变天下都不怕。就如同很多功德林的学员看了《大决战》的反应一样:他们绝对走不出这个队列。

长途行军和大兵团行进时期,各部队的纪律和配合就是保证能按时到达作战任务,迂回包抄的根本所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