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和珅新传> 041章 一鼓作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1章 一鼓作气(1 / 2)

 “此话怎讲?”刘墉追问和珅道。</p>

刘墉没想到这个胆大包天的和珅竟然当堂质问他“抗旨”,可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草率行事,要是自己稍微有一丝的不慎,那岂不是更能让这小子得逞?——长年跟着父亲刘统勋四处办案的刘墉,早已深知官场的难测了,自然也学会了事事谨慎、处处留心。</p>

和珅深知刘墉的办案以严谨、务实著称,凡是刘墉经手的案子,几乎全都是让受审者心服口服,刘墉注重的是证据的搜集和犯人在不经意间留下的蛛丝马迹,而不是靠着屈打成招、刑讯逼供来破案的。</p>

另外和珅还知道刘墉跟他父亲刘统勋一样,那就是非常的谨慎,绝不会为了逞一时之快去专横跋扈而坏了自己的名声,刚才刘墉着急那不过是他一时的冲动,要是自己再能往深处逼刘墉一步,他一定会冷静下来,然后三思而后行的。</p>

想到这里,和珅微微一笑道:“刚才在下已经言明,万岁爷的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是让刘大人到各地去‘追缴’地方官亏欠藩库的银子,现在开封知府柳大人还没等您‘追’就已经‘缴’了,妳怎么反而说他有罪呢?——刘大人您这样做,是不是有违皇上‘以仁义治天下’的圣意?”</p>

“这!……”刘墉还是真没想到和珅会再拿这个问题跟他较劲儿。</p>

“如果按照刘大人的做法,那么天下的官员又有谁还敢主动归还欠款呢?台州纹银和京锭每年炉铸的数目又不尽相同,要是天下的官员都等着把归还国库的钱都换成官银,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轮上?这样一拖下来,‘皇上在两年之内要全部追回国库欠款’的圣意岂不是又要被耽搁?如今皇上正要南巡,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全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准备,要是因为这样的小事以致于耽误了皇上南巡的日程,又岂是刘大人所愿?</p>

先搁下万岁爷南巡急需用钱这件事不提,现在北方出了个‘小准噶尔’,西边又有罗布藏丹增的旧部作乱,南方的缅人又趁机寻衅;阿桂中堂的大军南征北战,海兰查、兆惠所部又因为军饷供给不上而屯兵青海。——刘大人,这哪一处不是急如星火!”</p>

和珅的这番话还真把刘墉说了一头冷汗,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让和珅剖析得如此惊心动魄,他还是真没考虑到这一层。</p>

刘墉立即就开始揣摩此番皇上让他出京的真正用意了,他想:“皇上一向圣虑深远,明面上是让他借着清理亏空来整顿吏治,可实际上会不会就是想着让他到各地去筹集一笔银子呢?自己在山东大开杀戒、震动朝野,早就有御史上本参劾,皇上会不会认为我不识大体,搅乱政局呢?</p>

——现在户部已经告罄,内忧外患,都等着用银子,如果真像和珅说的那样,自己的举措看来确是违背了皇上的圣意,那可就……”刘墉越想越担心,最后他也不敢往下再想了。</p>

和珅一看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也就没敢再往深处说,只是笑了笑道:“——在下的愚知拙见还望钦差大人三思!”</p>

刘墉早已经三思了,可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台阶可下啊!他怎能让一个还未入流的小小的师爷给问得瞠目结舌呢?那他以后还怎么在官场上混呢?</p>

刘墉毕竟已在官场历练了多年,眉头一皱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既可以让这件事暂时搁置起来又能借机把这个和珅和柳喜功再敲打敲打,于是就装着神秘莫测地说:“雍正年间,山西巡抚诺敏为了邀宠……”</p>

和珅一听这话就明白刘墉是在暗指他们的银子是从商家的手里借来的,——当年雍正即位之初,一心想着早日清理完各地藩库的欠款,于是山西巡抚诺敏揣摩圣意,为了邀宠就从山西各大商家手里借了三百万两银子来填补藩库的亏空,于是向雍正奏报说山西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亏空还齐了。</p>

一心想着赶超康熙的雍正龙颜大悦,立即赐诺敏“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并且向全国发出明诏予以嘉奖。可是此事正好被路过山西到河南去上任的田文镜察觉,后来田文镜请了圣命,半个月就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了!</p>

“刘大人——”和珅道,“山西的诺敏欺君妄上,死有余辜!当年田文镜的一张告示就让山西借钱给官府的商家们上门来讨债,如果刘大人认为开封府藩库里的一百万两银子也是从商家手里借来的,那就请刘大人也贴出一张告示,让众位商家上门来要债好了;或者刘大人干脆把这一百万两银子提走,并且再留下心腹,看看开封城里有没有动静!——这样不就真相大白了吗?”</p>

和珅这句话说得义正言辞,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刘墉也是惊诧万分,他实在没有预料到自己心中所想,竟然被这个和珅当堂说了出来。</p>

和珅一看刘墉被自己给说穿了,就乘胜追击似地说:“钦差大人,开封知府柳喜功主动归还藩库欠款,另外还能尽力清查前任的亏空,这已是为朝廷在竭力办差了,如此勤勤恳恳、如此效忠于皇上的能员干吏,刘大人没有上奏朝廷,以示嘉奖,反而说他有罪?——他罪从何而来?在下也曾熟读《大清律》,可是我至今还没找出柳大人所犯的是哪一条!”</p>

刘墉一看今天是彻底的栽了,并且还是栽在了一个什么小小的“特别助理”的身上,虽然气恼窝火,可是毫无办法,有心治这个和珅一个”咆哮公堂“之罪,可是刚才和珅说话时心平气和的,对他也是彬彬有礼,更谈不上什“目无王法”了,于是他就决定把此事先奏明朝廷,是好事是坏事,那就让皇上和军机处来圣裁吧!</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