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宋人崛起> 第八百四七章 二张之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七章 二张之谋(1 / 1)

 诸葛亮围了廉县,牛皋破了富平,马腾、张绣二人破了街亭,李元昊退守乌氏局势对于西夏虽然没有到最坏也是十分危险的境地。富平丢失太过关键,国都高平和富平之间只有三水一城几乎不设防!三水一座西凉不起眼的小城,一马平川连阻碍都无法实现,也没适合防御的地形可以忽略不计。两害取其轻李元昊还是决定回援高平!李元昊留下七万大军以咩保吴良为帅殷奇、薛德礼等将驻守,自己亲自带兵三万精锐急行军先一步回国都高平。这是一场时间上的争夺战,牛皋在破了富平后就带兵南下往高平进发,李元昊要赶在牛皋包围高平前抵达国都,不然会出于更加被动的地步。对比行军速度那怕老牛都是步兵,一直急行军的状态也比不过全是骑兵的李元昊,何况虽然拿下了富平继续南下突进到高平这一路,黄河绕着安定郡只有一支之流清河水能够运送粮草,其实也有孤军深入的危险。以上种种的因素下当老牛得知李元昊回援高平,就没有加速行军的打算而是准备稳抓稳打。李元昊回到高平后召集众臣商议对敌策略,没藏讹庞、梁乙埋、梁乞逋等人勾心斗角弄权夺势可以,要他们想退敌之策?难!难上加难!斡道冲出列想李元昊建议:“陛下!国家如此危机时刻,应当放下成见一致对外,还是请陛下召见张元、张浦二位谋士。”关键时刻斡道冲想起了张浦和张元两位谋士,李元昊也是一拍脑袋在生死面前暂时压下了对汉人的不满,亲自去请二人问计完全不似之前翻脸不认人的样子。张浦和张元二人对于李元昊的做派是怎么想的无人可知,要知道没有张浦、张元二人的支持之前李元昊和李良辅争权不会那么容易的分出胜负。但是李元昊大权独揽后直接过河拆桥着实让人觉得可恨也心寒,也许是不想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也有可能再想给李元昊一个机会,更有可能张浦、张元二人觉得落在大宋手里会死的更惨。总之张浦、张元二人在李元昊的恳求下还是说出了救国的策略。第一,坚壁清野城内收集粮草统一管理,把高平城外的农田、树林甚至水军全部破坏,不能留给敌军一分一毫,同时把高平附近的人口收拢在城内。第二件事就是爆兵,首先征集所有羌人助战下达命令包括烧当羌、白马羌等羌人所有部族出兵助战,除此之外所有族人都要派出嫡系组成一支军队由李元昊统领,而这支军队的名字就叫质子军。包括有西羌高层之子如少族长彻里吉、越吉、雅丹,烧当羌、白马羌高层之子蛾遮塞、迷当、俄何烧戈、伐同、滇吾、邻戴等人组成。第三下令所有高平的汉人百姓男丁在十岁以上五十岁一下全部上城墙守城,剩余老弱妇女全部统一看管以防民变。因为二人非常清楚李元昊之前的政策看似发展迅猛,但是其弊病却非常严重就是汉人!李元昊政策把西夏人分成了党项人、羌人、汉人三种,明面没有说等级但是实际上却是处处打压汉人,加上胡服射骑和剃头令更是让西夏的汉人离心离德。反之大宋却是汉人正统,陆衡更是再次提出了华夏人的概念,如此反差之下暴乱的种子早就埋下,要知道汉人百姓在西夏人口占有六成之多。张浦、张元也知道如此是饮正止渴,即使渡过了这次难关也必定后患无穷,可那又如何?在生死面前都是小事,简而言之就是类似孙策的白色恐怖政策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从五溪蛮人变成了地处西夏的汉人,甚至之后还有更加卑鄙的事情之后再表……也是这一条让张浦、张元二人上了陆衡的必杀名单!当陆衡得知西夏人的行为后震怒,下令张浦、张元二人杀无赦!张浦、张元的策略让李元昊的眼睛越来越亮,现在他担心的就是兵力问题如今竟然迎刃而解,此时李元昊颇有些后悔之前冷落二人的行为。结合实际来看张浦、张元虽然是汉人,谋略却比没藏讹庞、梁乙埋、梁乞逋等人强上太多,斡道冲虽然忠心耿耿、刚正不阿却只擅长政务不擅谋略。自古汉人多狡诈这一句话又深刻的印在了李元昊的脑子里。这样的策略完全是在断西夏的根基,不是没有人反对如宗亲李元昊的弟弟李仁孝就强烈反对,甚至说出“当时我就应该支持二哥李乾顺!西夏和父亲基业必亡汝手!”不过被李元昊满脸杀意的粗暴幽禁。随着李元昊的下令高平上下乱做一团,党项人、羌人开始强行征兵策略稍有反抗就格杀勿论,甚至碰到许多汉人富户财产直接充公有阻拦者一律杀死,无数百姓受到灾难其中惨剧每天都在发生。这还是高平城内、高平城外也是一片鸡飞狗跳,西夏骑兵在自己国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元昊把自己带回来的三万精锐,分成三十队在高平四周大肆破坏搜罗人口,还有一道最可恨的命令除了粮食外掠夺财产归于这些精锐自己所有,城外比城内更加可怕一时间无数村庄被破坏逃跑被抓到就牵连全家。同样原本依附党项人的白马羌、烧当羌、西羌等各个羌族也表现各异,目光短浅的族长直接加入这地狱般的掠夺盛宴,有的则是认为李元昊在自毁根基迫于势力无奈低头……随着这类的破坏让这西凉因为西夏定都在此地在斡道冲等人的治理下,相对繁华的地方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农业、人口、经济等等倒退三十年,恢复到当时汉灵帝那段反叛无常的日子。这也让西夏灭亡埋下了祸根,设想下如果不是刚愎自用又仇视汉人的李元昊上台,而是仁治有底线的李乾顺获得大权这一切的灾难就不会发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