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中国球王> 第七卷 世界之颠 第四百二十七章 渊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卷 世界之颠 第四百二十七章 渊源(1 / 2)

 巴西莱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早就有心理准备可能会上当的他对各种情况都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也不能算是完全上了当——只不过是被牵扯了很大一部分精力而已。</p>

“现在就让你得意吧!看看我的小伙子们怎么把你的球队打成筛子!”巴西莱在心里恶狠狠的想。</p>

比赛还未开始,双方球员还在场上做热身的时候,阿根廷球迷所占据的一块看台上,突然响起了一阵响彻云霄的欢呼!</p>

欢呼声之大,将场上球员们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他们想知道,在他们这些国家骄傲在场上热身的时候,还会有什么其他人比自己更受欢迎。</p>

但是当他们远远看到看台上那两条身影的时候,就连他们也忍不住欢呼起来。</p>

一条矮胖的人影,浑身上下都是颤动着的肥肉,一头卷曲的头发,满脸不羁的神色——阿根廷球王迭戈.马拉多纳!</p>

难怪就连阿根廷国家队的成员也在欢呼,在阿根廷人心中,马拉多纳就是神!就是上帝!</p>

而中国球员的欢呼声则不光是马拉多纳,更多是为了马拉多纳身边那条高瘦的身影!</p>

前世界杯冠军教练,上届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烟鬼”梅诺蒂!</p>

中国球迷不会忘记,梅诺蒂为中国足球所作出的奉献,更不会忘记,他是如何将中国队带入世界杯八强的!</p>

中国国家队为世人所熟知,正是由2006年那次八强而起!</p>

看着这一幕,演播席上的王建祥不由得说了一句:“其实……我们和阿根廷足球的渊源还是很深的呢。”</p>

“嗯?”肖军刚才一直在关注着场上的情况,听到王建祥这句话,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p>

“中国足球在崛起之前,第一次世界级比赛的冠军就是01年的世青赛,我们的中青队获得了冠军,而夺冠的地点,正是在阿根廷!而战胜的对手,也同样是阿根廷队……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没有那次冠军强烈的刺激了中国足球的话,说不定中国足球就没有了繁荣昌盛的今天。”</p>

“有道理。”肖军点了点头,对那次世青赛,虽然已经过去了快十年,但是他依然记忆尤新,就象是昨天才发生过的一样。</p>

“上届世界杯,我们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八强,而指挥球队创造这个成绩的主教练,是阿根廷人梅诺蒂,当然,还有那位‘特别’顾问球王先生。”</p>

肖军一笑,许多球迷都认为那段时间中国足协邀请马拉多纳在国家队任职只是一个噱头,但是实际上,只有一少部分知晓内情的人才知道,马拉多纳虽然看上去什么事都没做,只是在那里白拿工资,但是他只是在训练的间隙偶尔的指点,起码让相当一部分的球员在境界上有了质的提高!</p>

而且他的存在也让中国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为有马拉多纳在的地方,就是焦点。</p>

“我们再看看双方的主力队员们吧,有多少是在同一个俱乐部里效力的?”</p>

“现场在国际米兰效力的中国球员有三名,裴炜、庄锋和王小敏,阿根廷球员也有三名,布尔迪索、马斯切拉诺和坎比亚索,萨穆埃尔也曾经是裴炜他们的队友,竺军和梅西是巴塞罗那不可动摇的两翼,张琪与加戈还有伊瓜因都效力于皇家马德里……算算吧,来自同一俱乐部的有多少!”</p>

</p>

“球员在相互之间都很熟悉,这也就意味着这场比赛肯定不会是一场轻松的比赛……不轻松,往往就意味着精彩,相信中国球迷会很矛盾吧,既希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又希望中国队能够轻松拿下对手……说实话,我现在也很矛盾呢!”肖军接过了话头。</p>

这个时候,双方球员已经各自就位,主裁判吹响了比赛开始的哨声!</p>

**************************************************</p>

双方出场阵容:中国队:吴奇、王小敏、杜巍、李敏、邓云峰、周海、胡勇、裴炜、竺军、张琪、庄锋。阿根廷:乌斯塔里、布尔迪索、米利托、萨穆埃尔、马斯切拉诺、坎比亚索、加戈、罗德里格斯、梅西、特维斯、萨维奥拉!</p>

和前几场比较起来,双方的主力阵容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中国队依旧是四二三一的阵容,只是周海代替了吕隐哲和胡勇组成双后腰,而阿根廷队也是同样的三四三,只是中锋由伊瓜因变成了前几场的替补萨维奥拉,这似乎意味着,双方的战术打法和前面几场比赛不会有太多的不同。</p>

“迭戈,你看这场比赛谁会更多的占有优势?”梅诺蒂喷了一口烟,问身边的马拉多纳。</p>

嘴里叼着根大雪茄的球王耸了耸肩膀:“这怎么好说呢。中国队很强大,非常的强大,一群实力强劲的队员,一个世界顶级的核心,一个聪明的主教练……他们已经拥有了成功的一切要素,创造辉煌只需要再多点运气就够了!而我们阿根廷队呢,同样的强大,在整体上甚至还要超过中国队,但是,我们队中并没有一个象裴炜这样的核心……”</p>

“但是巴西莱很聪明的用了这样一个阵型来弥补不足……真是大胆的家伙,谁都没想到他会屏弃我们一直以来的10号战术!我很佩服他的勇气。”梅诺蒂笑起来。</p>

“光从这点看,巴西莱就比帕萨雷拉、贝尔萨、佩特尔曼一干人要好得多……奥特加、贝隆还有里克尔梅,虽然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球员,但是他们并不能完全继承10号战术的精髓!”马拉多纳脸上流露出寂寞的神情:“世界上只有一个迭戈!”</p>

如果是别的人这样说,难免会让人感觉一种狂妄自大的感觉,但是在马拉多纳口中说来,却是那么的自然!而其他人也不会有任何意见,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马拉多纳!</p>

“这才是我欣赏他的理由!”梅诺蒂欣慰的说:“一直以来,我发现自从我和比拉尔多之后,似乎所有的阿根廷国家队教练都会以寻找下一个马拉多纳为最大的责任!他们似乎迷信的认为,只要再找到一个马拉多纳,就能重新夺回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这不光是一个两个人是这样的观点,包括球迷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诚然我和比拉尔多在获得世界杯时都是打的‘10号战术’,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靠一个核心就能获得冠军的时代了,但是我们阿根廷人却总是沉迷在‘迭戈时代’的荣光中!这才是为什么我们阿根廷的新人依然是层出不穷,但是却开始被巴西越甩越远的原因!幸亏,还有个巴西莱,创造了这样一个富有新意的打法!相信在这次世界杯之后,阿根廷足球将会迎来另外一个时代!”</p>

“就是这个理由,我看好我们的阿根廷。”马拉多纳说。</p>

梅诺蒂嘴角抽动了一下,露出一丝笑意:“但是迭戈,你发现没有?从世界杯开赛以来,似乎没有球队比中国队的战术更变化多端了……首战对厄瓜多尔,他们的压迫性进攻打法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我原本认为除了少数几支球队比如巴西、葡萄牙以及我们阿根廷之外,不会再有球队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中国队做到了!一场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胜利!可是在第二场对瑞典队的比赛中,他们又换了一种打法,迭戈,那场比赛你也看了,你的感觉是什么?”</p>

“我好象看到了一支穿着中国队球衣的尤文图斯队!当然,是以前的那支。四平八稳,几乎不犯错误!那个追回比分的进球,完全是靠‘磨’,用强大的整体实力磨垮了瑞典队,如果时间还够长,中国队的反超一定会到来!”马拉多纳回味无穷的说。</p>

“是啊。”梅诺蒂笑了起来:“所以我很好奇,完全想象不出一支球队的战术为什么会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两种风格,并不是中国队真正的风格,在后面两场比赛中,我确认了这一点!”</p>

“您认为……是什么?”</p>

“你认为,中国队是靠什么战术分别干掉英格兰和西班牙的?”</p>

“防守反击。”马拉多纳不假思索的说。</p>

“没错。”梅诺蒂点点头:“他们四名后卫配合相当默契,区域防守和个人的防守能力都相当强,再加上一个四处救火的吕隐哲,一个防守能力极其出色的胡勇,他们的防守实力已经绝对不下于意大利队!而在前场,他们拥有四名反击好手!裴炜、庄锋、竺军、张琪,这四人都是速度、技术异常出色的球员,中国队已经具备了打防守反击的所有因素,我认为,这才是中国队真正的打法!”</p>

“确实如此……”马拉多纳不由得点了点头:“这两场比赛中国队的五个进球全部是靠反击和定位球打进的,这似乎是意大利最擅长的比赛方式……真没想到啊,拥有着这么多进攻好手的中国队居然打的是防守反击……不过,如果中国队真的用防守反击来对付我们阿根廷的话,他们只会输得更快!”</p>

“是啊,因为我们在前场没有唯一的核心……我们的球员都是核心!这样中国队的盯人战术就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死守的结果只能是被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攻破大门!”</p>

“老师……”马拉多纳凝视着梅诺蒂:“这些话,您跟巴西莱说过没有?”</p>

梅诺蒂吐出一个烟圈,悠悠的说了一句:“迭戈……首先,我是一个阿根廷人。”</p>

******************************************</p>

一个真理——你在聊天的时候,时间是会照样过去的,就算你是球王和著名教练也是一样。在梅诺蒂和马拉多纳聊天的这段时间里面,比赛已经开始了。</p>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阿根廷队,但是他们在一开场的进攻似乎有些不顺利,罗德里格斯的突破被胡勇抢断,然后胡勇将球直塞给了前场的裴炜,裴炜一个拉球转身摆脱了加戈的防守,在坎比亚索上来之前分到右路,张琪强行突破甩开了马斯切拉诺,然后直接传中,庄锋抢点头球,皮球被乌斯塔里打出了底线,角球。</p>

裴炜开出角球,这次插上助攻的李敏头球抢到了点,不过在萨穆埃尔的干扰之下顶高了。</p>

这次轮到了阿根廷进攻,在几次倒脚之后,他们将球打到了边路,梅西在右路拿球发起了进攻。</p>

在和前插的罗德里格斯打了个二过一个配合之后,梅西摆脱了王小敏的防守,在禁区角上一个直塞,萨维奥拉瞬间启动将李敏甩开了一小段距离之后倒地铲射,皮球被吴奇惊险的扑到。</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