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厉走下首,于姬嘉分两旁列坐。道:
“秦国孝公时,启用法家商鞅开始变法,至秦惠文王、秦武王、以秦王嬴稷,以历四年,秦国国力日渐盛,商鞅耕战赏爵之法已为国策,秦国地方黔首皆。”
“而秦国地方数千里,至巴蜀,抵狄道,灭义渠,东宜阳、阳,当天下诸国莫有能与之相争。”
苏厉在夸耀秦国的大,但这些姬嘉当然道,连忙追问:“那苏师以为洛邑该如何存续。”
苏厉道:“老朽苦多日,有上中下三策可供太子选择。”
古人都喜欢这个道道么……姬嘉颇感兴趣的问:“计将出?”
“上策,趁如秦国举国攻赵之时,请太子立刻削号称君,尽起洛邑之兵,将鼎或献魏王,或献楚王,相邀两国攻阳、郡。秦国地方虚,此两地必能一战而定,使秦国函谷关以东,无寸土!”
“上策易,因太子刚刚破秦,乃是关东诸国壮举,太子若是献鼎诚心相邀,魏楚两国定会大举出兵。”
姬嘉不住的摇头,“上策虽易,顷刻间便能报王朱之仇。但只怕秦军退关中之日,就是洛邑魏楚吞之时,秦军日后卷土重来未可,彼时洛邑如何抵挡?不妥…不妥…”
苏厉着道:“中策,太子刻领军出洛,攻略宜阳,彼处士卒新败,太子定然可。以宜阳为,请韩国发兵阳,楚国发兵郡。”
“战后韩国宜阳,太子阳,楚国郡。如此,太子两郡之地在手可拥兵数万,与宜阳一般正好堵住秦国东出之,韩魏楚三国都可为太子外援。”
“而太子拥洛邑阳两块膏肓四战之地,待天时而动,或攻秦,或攻韩魏楚壮大自身,他日或可成祖武王之业。”
“此中策艰难,韩楚两国虽觊觎宜阳与故都郡,当会发兵攻秦,但秦国极为重视关东土地,阳郡兵马抽调去的不多,恐不能一战而定。”
“若是天幸太子日后占阳,秦国数十年来东出国策未,战后必然连年犯境。”
秦国连年犯境,这谁顶得住?
“还是不妥,苏师莫非要弟子选第三计?”
姬嘉看苏厉的眼神都有些怪异,这说话吞吞吐吐的,莫非是去咸阳一趟后,学了儒家‘含蓄’说话的本事?
“那秦国兵马万,良将辈出,便是拥洛邑阳两地,也难以正面撄其锋芒,韩魏楚三国非洛邑中人,岂肯为洛邑尽心,不消说趁未有之良机夺其领土。”
苏厉点点头,“既如此,太子听老朽这下策,这下策不艰难,亦不轻易,或可称无稽之谈。”
“下策,其一,秦国巴蜀以,有楚庄王之后庄蹻在滇地建国称王,至已有二十年。滇地地方千里,又有滇池灌溉,土地富饶。待秦赵长平之战结束,无论秦国胜败,老朽都愿去滇国说庄蹻,请他发兵攻巴蜀,袭扰秦国地方。
未等苏厉说,姬嘉便问道:“那楚人庄蹻在滇地自立为王,若是开秦国巴地,岂不是会正面现楚王?弟子以为,那庄蹻怕是不肯发兵。”
庄蹻原本是楚国的将领,当年奉上楚王的命令攻秦国巴郡和黔中郡,一到滇人生的滇池。结秦国白起反攻楚国,又夺了失地,还着把楚国的国都都给占了,设立了如郡。
正是因为后白起所截断,庄蹻不了国,又不敢和白起死磕,于是庄蹻就干脆带着军队在滇地建国了,可以说操作极骚。
后来庄蹻的孙子继滇王的时候,见方的秦始皇架太猛,于是又往迁都,一到滇池的端,可以说是苟到了极点。到后汉武帝时,滇国汉朝找到然后灭国。
这样的一个国家,姬嘉不觉得会有主动攻秦的胆子,而他记得那庄蹻好像过几年就要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