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辽东铁骑> 第二百二十六章 幸灾乐祸的万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六章 幸灾乐祸的万历(1 / 2)

 就在万历举棋不定,既想要收拾了李如松,防止出现军阀割据,又害怕李如松麾下的数十万辽东军造反,直接杀到紫禁城的时候。两封奏折几乎同时到达了紫禁城,让万历几乎崩溃:

蓟门总兵戚金汇报,蒙古土默特部三娘子,亲自率领三十万蒙古铁骑,在蓟门附近来回转悠。三娘子自称是在狩猎,但其庞大的三十万铁骑可是没有人敢小觑,戚金本人已经下令加强防御,随时准备与蒙古铁骑一战,同时向朝廷这边请求援兵。

宁夏总兵麻贵上书,宁夏一带也出现了数万蒙古铁骑,与当地的回回勾结,蠢蠢欲动想要在宁夏挑起战乱。整个宁夏形势严峻,希望朝廷拨发援军云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李如松真的与蒙古人勾结,想要推翻我朱明江山?但是现在辽东怎么没有一点动静啊?现在蓟门和宁夏的军队都被牵制住了,山西、大同、宣府的部队根本不是辽东军的对手,按理说他现在应该动手了啊?”此时的万历是头疼万分,本来还指望着倚靠蓟门和宁夏的精兵,两面出击威压辽东,逼迫李如松就范,但现在看来是根本不可能了。万一蒙古人从这两边杀过来,自己肯定是必死无疑,狐疑的思索着,万历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当年张居正刚刚死去,万历亲政的时候,花钱如流水正想好好享受一下当皇帝的舒适,结果不但把内库花光了。还因此被文官利用钱财挟持。当时是李如松不断的从辽东每年运送大量的财帛和宝物,以为皇帝祝寿的名义,源源不断的运入皇家内库,使得万历彻底摆脱了文官的控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尽情享乐。

“这个李如松如果是想要谋朝篡位,也不会这么不惜血本啊?这么多金银财宝,他可是能扩张不少军队啊!辽东苦寒,很难弄到钱财。况且,呵呵他爹还在朕的手里捏着,不怕他李如松不乖乖就范”想到这里。万历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律笑容。

当年万历以辽东总兵李成梁公忠体国年事已高为由。将李如松的父亲李成梁封为太傅,软禁在京城,作为牵制李如松的人质,同时也在考察李如松李成梁父子是否对自己忠诚。当时李成梁毫不犹豫的辞去辽东总兵一职。来到京城。在一定程度上给李如松加分不少。

古代人及其重视亲情。尤其是父子之情,如果李如松不管不顾的造反,李成梁必死无疑。那样一来全天下的人都将把李如松视为不忠不孝之人。到了那时候李如松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坏人,即使攻破紫禁城,也不可能坐稳江山。

“这么说来,确实是那些白痴蠢货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把李如松逼急了。他逼不得已才杀了那些人?但李如松未经许可,便擅杀大臣,他眼里还有朕吗?!还有这大明江山社稷吗?!而且如果不狠狠处罚此人,朕如何面对大明百官啊!头疼啊!”抱着脑袋思索了片刻,万历恼怒的说道。

现在辽东的事情就像掉在灰里的豆腐似得,吹也不是,打也不是,这让万历很是苦恼。而就在这时一份从云南传来的加急军报,彻底让万历摆脱了这个烦恼:云南出事了!

公元13世纪末,缅甸辉煌一时的蒲甘王朝灭亡,此后缅甸进入大分裂时期。缅甸北部形成掸族统治的以阿瓦城(今曼德勒附近)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则形成孟族统治的以白古(今勃固)为中心的白古王朝。从1386年到1425年,两国不断发生冲突,史称“四十年战争”。除了这两个大国之外,尚有东吁、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国,其中尤以缅族的东吁最强。掸族统治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东吁。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

莽瑞体(缅名德林瑞体)于1531年在东吁创建,故名。共历十五代王。掸族统治阿瓦后,缅族不堪忍受其压迫,纷纷移居东吁。四十年战争时,东吁远离战区,未遭战争破坏,成为缅族逃避战争和灾荒的避难所,因而人口不断增多。早在明吉踰时,东吁就与阿瓦联姻而获得皎克西的“粮仓”地区,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与强大的白古王朝结盟,牵制住阿瓦王朝的进犯。正当阿瓦王朝和白古王朝互相火并、两败俱伤时,东吁却在养精蓄锐,集结力量。1535年莽瑞体开始进攻白古王朝。1539年攻灭白古王朝,莽瑞体推行了团结孟族的政策,使孟族将士为其所用,并雇佣有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兵七百人。1541年又攻占对外贸易要港马都八。莽瑞体去世时,缅甸中部和南部基本统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