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位在小餐馆里为农民工当事人解说案件、指点迷津的律师同行,即便时隔日久,当时的那种触动也还是从脑海的久远深处浮现了出来。
也许这就是她想要的工作:帮助他人,匡扶正义。
一种职业,可以有很多种打开方式。你可以呆在一线大所里,顶着虚荣而无用的光环,累死累活,为他人做嫁衣,也可以独立执业,自己安排工作,顺便帮帮别人。赚钱当然很重要。如果赚钱的同时,能够帮到别人,那岂不是双份的满足,双份的欢喜?光是赚钱,似乎是没有办法让一个人彻底满足的。
赵慕慈被叫惯了“精英”。内心深处,她也将自己与这两个充满无限赞美与艳羡的字眼捆绑起来,觉得自己当之无愧。可是想起眼镜男士,想起他对于律师职业的表达和阐释,她不禁觉得,他也是精英,也许比自己更当得起“精英”二字。
并不是只有那些拼命赢过别人,在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攀登到职业顶点的人,才配称为精英。为有钱人的游戏保驾护航,和为一个深陷困境、继续援助的底层民众提供帮助,为民请命,孰轻孰重?也许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回答。
在竞争中胜出,获取个人成功,当然可以称得上优秀,也担得起精英的名头。因为这个世界,本就推崇优秀和竞争。优秀的人,代表了人类发展的一种更高、更好的可能性,理应受到推崇;
可是优秀,或者拥有比别人更大的优势,并非是为了压榨别人,或者将凌驾于他人之上,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他人。以自己所长,服务大众的人,如同以己之躯,为人铺路,为人所之不为,这份奉献和情怀,当无愧于“精英”二字。
以己所长为人服务的人,人们会爱他,敬他,将他抬得很高;借着某种优势,凌驾他人之上的人,只会收获一堆竞争者,嫉妒和仇恨。人心所向,便是大道所在。
赵慕慈再次看向笔记本上那句话,心里生出了一些新的气息。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的确如此。受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自由、勇敢、更有担当和有创造力的人,而不是成为墨守成规,只会向现实无限妥协和屈服的胆小鬼。
以前她战战兢兢,只求安稳,全部努力只为适应现实,适应julia和她的团队。如今许多年过去了,该看的都看到了,该干的都干会了。她不能一直像小baby一般只求安稳,抓住眼前的熟悉感和安全感紧紧不放。她该迈出智诚这舒适的巢穴,学着去探索新的边界和可能,摆脱现实的奴役,做生活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合伙人才算成功呢?为什么一定要在智诚埋头苦干才算精英呢?成功有很多种定义。人应该有其他的可能性,不一定非得遵循一小撮人所定义的所谓成功和游戏规则,甚至工作模式。
世界是无限的。一个人的存在可能就是在拓宽这个边界。在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勇气,技能,视野、格局和创造力,也许真会产生如一句广告词那般的效果:世界因你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