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颔首:“朕也觉得,这的确是不能够王天下的政制,那么敢问徐兄,为何朕的政制不能王天下呢?若是朕想要王天下,又该要如何做?”</p>
徐青城摇了摇头:“在下未曾治国天下,甚至未曾治过一县之地,于治国安民之事,着实不通,但在下历来好与人争辩,好以无礼辩人之有理,观太子之政,有所欲言,或可试论之。”</p>
“请讲。”嬴政一拜。</p>
“太子政之思,为政之要,或在于使人得利,并以暴力屈服之。”徐青城回拜:“那么太子觉得,商人天下土地共有,而众人劳之,以位之高下、年之长幼分其所得的政制,为何会被周人天下王有,田土王私,众人皆王之仆役的政制所败呢?”</p>
“政听闻,商人之败,败在商王子受。”嬴政脑海中以自身所学,去尝试解释那些上古故事:“子受不听箕子、微子、比干等三仁之言,故致亡国。”</p>
</p>
“此是孔丘言。”徐青城摇了摇头:“在下想要听一听,太子之言。”</p>
“政觉得,商之败,败在政制与现状之不相符。”嬴政自己梳理了一遍思绪,发言道:“上古之时,田土所产甚少于今时,而商地虽王侯亦躬耕农事,累年所得,不过较庶人稍多,而贵族之所欲甚广,所得甚少,躬耕劳形,至于不满。”</p>
“而周人之制,天下皆王所有,众人皆王仆役,贵族不事农事而所得者众,不以农事躬耕之劳苦,专以自由散漫。”</p>
“商之贵族,慕周之贵族,于是商人之制始崩。箕子、微子、比干者,皆叛于商而投于周者,故周人谓之“仁””</p>
徐青城挑眉,很是惊讶。</p>
嬴政的说法不只是新奇,还很有一些完备的意思在里面,他虽然一时之间无法分析出这种说法的理论根基究竟是什么,但他知道,这种说法与他们自己研究了半生的说法是高度重合的。</p>
只是如此短的时间里,便能够得到这样的答案……此子资质果然过人,但最重要的,他所学习的义理,只怕是比我更完备的!</p>
“有此可能。”徐青城点了点头:“太子知道么,故旧,周人之地制,名曰‘采地’。”</p>
“采地旧制?”嬴政有些疑惑。</p>
他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是鞠子洲所教授的。</p>
而鞠子洲对于田亩土地的了解,是基于师弟考察的。</p>
也就是说,他们师兄弟两个,只懂得现在的制度,而对于过去的制度,知之甚少。</p>
“天下王有,土地亦是王侯私产。”徐青城将这一切娓娓道来:“田土摆在那里,当然是不可能自己长出足够的粮食的,所以需要人去耕种,但王是不可能亲自去耕种的,于是就需要把田地借给庶人、奴隶使用。”</p>
“庶人、奴隶使用了土地,种出了粮食,因为土地是王的,所以,王理所应当取其大半所得。”</p>
“而王,又可将自己的土地,随意分封给侯、卿、士,曰之:锡田土。”</p>
“这些王侯、贵族,皆是土地的主人,而真正耕种和使用土地的,反而一分田地也无。”</p>
徐青城似笑非笑看着嬴政:“太子觉得,会如何?”</p>
“当然是被推翻。”嬴政略微感觉惊讶和不安。</p>
“于是周倒了。”徐青城笑出声来:“但周还在,其他的由周分封的国,也都还在。”</p>
“但他们需要更多了。”嬴政想了想,说道:“因为世道在发展,奴隶人耕种的经验在累积、对于田土的使用能力,也会逐渐提高。”</p>
“田里种出来的粮食更多了,贵族们虽然依旧拿走许多,但剩余的,约略可以使得奴隶人们吃个饱,于是他们就有了思考的时间,开始羡慕贵族、开始感到不公了。”</p>
“如此代代相累,终至于,奴隶起身破国?”嬴政看着徐青城:“是,盗跖之事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