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策划绝对是完美无缺的,从开始到现在你们不是还没有找到建文吗?不要怀疑我的智力。”程济斜楞着两眼瞪着叶三。</p>
“好了好了,打住,我不说了。道长人人都说你能掐会算到底是真的假的?”叶三用怀疑的口气问。</p>
“当然是真的了,我就凭这个绝活官拜翰林院编修,还在历城侯盛庸的军队里担任参军。”</p>
“哈哈,历城侯盛庸已经投降朱棣了,你还参什么军。”</p>
“唉,一言难尽啊!盛庸的军队绝对是建文王朝的主力,可惜不听我的建议,导致全军覆没。我看事不可为,应天是守不住了,可建文的文武百官还对建文抱有幻想,要和朱棣决一死战。建文是一代仁君,可不是做皇帝的料,仁慈就等于灭亡,我只有通过我的策划来救建文一命。”</p>
“道长这样处心积虑地维护建文,可见建文也是个长命的帝君,不过有点衰。在下不知道长怎样达到目的的?”</p>
“能让建文逃亡,我也花了一番心思。从洪武爷开国以来,天下人都知道洪武爷原来的身份是是和尚。登上帝位以后,对佛教的虔诚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可以说和尚在大明朝是最吃香的,一张度牒就可以走遍天下。可奇怪的是建文帝是一个最不信佛的皇上,他宁愿信祖辈的福音也不相信佛祖的保佑。他没有想到祖宗未必只保佑他,而不保佑其他子子孙孙,最少也要不偏不倚。既然如此,何不祈求菩萨的保佑?”</p>
“就是啊,人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道长想在这个时候让建文信佛也是不容易的。”</p>
“我一个人的力量当然不行了,可我看好了一个人,他可以帮我。”</p>
“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在此时力挽狂澜,帮你达到目的?”</p>
“他就是已死去的,随侍建文地的太监王钺。建文对待王钺可说是仁至义尽,他的仁慈达到了顶峰。对于太监来说,他们只是皇帝身边的奴才,也是天下最可怜的人。被阉了不说,平时在宫里侍候皇上也是小心翼翼,随时被打骂,就连在宫里走路也是在地底下挖设了狭窄的暗道。你绝对没有看到他们在大殿上来去穿梭的身影,他们就像老鼠一样在地下钻来钻去,老来青灯陪伴残生是他们最好的结局。许多太监是活不到老的,皇帝或娘娘死了,他们也跟着陪葬,很有可能会被安上一个罪名悲惨地处死。比如说王钺伺候的建文帝被废了,那么王钺陪上性命是一定的。所以,王钺要想活着就必须保证建文也活着,他没有任何理由和机会背叛建文,只有跟建文一条道走到黑。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建文对王钺确实不错,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会为一个跟了自己两年的小太监家里闹蝗灾而颁下圣旨救灾,就这一件事就能使王钺为建文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找到了王钺来实行我策划好的营救建文的计划。”</p>
“照道长这样一分析,王钺还真是个绝对可靠的人。”</p>
“不要小看了太监王钺,他所做的一切制造了大明王朝建文帝生死的最大悬念。”</p>
“一个小太监能有多大能量,没有道长在背后策划,我想他也是无能为力。”</p>
“不能这样说,王钺所做到的我一定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出来,只有一心为了建文帝的王钺能做到。他能劝说动建文到鸡笼山去拜佛就是我没有想到的,他大胆地对我说出他的想法奠定了我策划营救建文的信心。那三张度牒就是他找僧戮溥洽要的,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现在想起来,是时间上出了问题。三张度牒的失踪和建文帝的失踪发生在一个时间段上,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怀疑。但是,王钺还是办到了,化妆成和尚逃出皇城是最安全的,也可以说我策划的第一步已经完成,没有了回头路。当王钺知道我在干什么,他是一丝不苟地在执行我说的一切,也只有他能完成我布置的一切。”</p>
“当时应天已经被朱棣团团包围,风雨不透,连只苍蝇也飞不出去,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p>
“还是王钺,他利用了皇宫内太监行走的地下密道,那条只有一人能够通过的密道。由于应天金川门谷王和李景隆叛变,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城,这次你们入西番寻访也有谷王一份吧。你可别小看谷王,此人狼子野心,早盯上了皇帝宝座,就是没朱棣那样大胆罢了,看来背后他没少做文章,早在几年前,他就有软禁建文,利用建文的皇帝身份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他手里拥有了建文,那么大明朝的军队有一半要听从他的调遣,还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翻朱棣的统治,谷王的用心更加险恶,叶统领这次只是他利用的棋子,他认为你的命也在他掌握之中,等到时机成熟,也就是要你命的时候了。这次他能大胆地进入西番,也和蜀王世子的挑唆有很大关系,世子的叛逆行为正和谷王的意。联手胡濙肯定是谷王的主意,建文帝的生死谷王也知道一些,因为建文太相信谷王了,直到谷王献了金川门,做了迎接朱棣的觐见之礼,建文才死了依靠谷王的心。朱棣进了应天城,建文没有任何准备,更别说逃亡的事了。但是还是在奉天殿上用锦衣卫的秀春刀杀死了他容忍多时的最大逆贼,中山王徐达的儿子徐增寿,这也是建文帝亲手杀死的唯一的一个人。”</p>
“徐增寿真是建文杀的?他那样一个文弱的皇帝能亲手杀人,真让人不敢想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