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另一支追兵从南边包抄上来,彻底切断了明军的去路。西面就是边墙,可爬不上去,边墙都是构筑在悬崖峭壁上,没人能爬上去,明军都被包围在了山脚下。</p>
边墙上的守军也看见了山脚下被包围的人群,很快点起了狼烟烽火,号角呜呜的悲鸣,传出很远。山下的明军大声向边墙上高呼:“大明救我!大明救人!大明杀敌!”可边墙上的守军因为此处不可能有人爬上来,因此驻守的人并不多,这种险要地带很少有人看着,敌军一般不会在这些地方选择破关,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从这里入关,就算人上去了,马也上不去,就等死吧。边墙上一小队守军聚集在被包围的明军上方,探头向下观望却毫无办法,听到面临死亡的兄弟高呼大明,守军心如刀割。那一声声的呼喊,满含悲壮,充满了感情,不得不让听到的人动容。</p>
叶三见没办法再向南跑,在这样的死地被包围,只有自己能上去,其他的人,除非会飞,基本没辙。可自己能丢下这些人不管不问任其宰割吗?就算独自逃得性命,苟且地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不如拼死一战,以命搏命。</p>
叶三高举刀剑:“众军听令,今日最后一战,杀出一条血路,震我大明国威,杀!”众军听后,不再奔跑,四营将领起到了领军的作用,很短的时间内就集结成战斗队列,准备迎战。三个方向围堵过来的追兵却不冲击,而是不慌不忙地用箭射杀明军,从容淡定的慢慢宰杀。明军没有远程武器还击,也没有防御能力,只有看着箭羽射向自己,射向身边的兄弟。追兵为了减少伤亡,没有马上冲锋,而是不断地用弓箭射杀。四营将领利用了这短暂的时间,组成战斗方阵,虽然周围不时有人倒在箭下,但是众军明知必死无疑,反而没有了慌乱,活着的人站在了死去人的位置,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一个个乞丐般视死如归的明军,没有完整的盔甲,站着整齐的队伍面对死亡,随时有人闷哼倒下,但方阵中却没有纷乱嘈杂,几乎都是静悄悄地等待死亡降临。边墙上的守军看得热泪狂流,有人抹着眼泪高喊:“有火铳的兄弟帮他们一把,别让这些威武不屈的兄弟看到大明不是见死不救。”</p>
边墙上响起零星的铳声,上边的人太少了,对众多的追兵没有任何威胁,偶尔也能打死一个,那也是杯水车薪。叶三站在一排老兵后面,用剑指向东方:“令章程部进攻!”进攻没有鼓声,只有其他三营的呐喊,喊声很有节奏。章程率领前军冒着箭羽,迈着悲壮的步伐向东前进。叶三又令刘黑子部跟进,组成进攻中的策应纵深,其他两营护住左右翼,呐喊着冲近敌阵短兵相接。叶三此时手下的四营全都是所谓哀兵,自知无路可逃,只有不顾生死的拼杀,竟然将追兵杀得步步后退,没有还手之力。弓箭在近距离失去了所有优势,临阵转换阵型时,已经伤亡惨重。追兵眼里的待宰羔羊突然间变成了食人猛虎,双方在山脚下血拼起来。</p>
边墙下顿时杀声震天,血肉横飞,战斗异常的激烈。追兵拼命抵抗明军的垂死攻势,所有兵力全部合围过来,四面的喊杀声响成一片。叶三这时才清楚地知道在他身后的追兵有多少建制,所有的追兵总共只有几千人,和他的手下败兵人数差不多。在几场大战开始后,也先不可能调集太多的军队来对付这样残兵败将。追兵自持体力旺盛,战斗力强悍,骑*湛,竟然在人数并不占优的情况下采取包围战术,却不料明军绝地反击,拼命地冲杀竟然比装备完善的追兵部队还要勇猛,顿时被杀得七零八落,后退中撤离了包围圈,改变战法。他们以为这些被他们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败军会溃散,却没有料到明军方阵依然严谨,没有丝毫败像。</p>
叶三精神一震,看到了希望,在阵中高喊:“冲上去,灭了追兵,我们百战余生,够本了,杀啊!”(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