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被攻陷后不过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后,罗隐已经向李俨汇报了潼关失守的情报。WWW.tsxsw.COM</p>
尽管潼关距离长安只有一百多公里远,秦宗权、孙儒、秦牟三人也怎么也想不到,潼关失守的消息会流传的这么快!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他们可是封锁了一切消息的啊!以他们五千人马从淮南穿行到潼关这么远,都很少露出痕迹,他们对自己封锁消息的能力,还是相当信任的。</p>
“潼关失守?”李俨一惊!不过他已经磨练了这么久,不再是从前那个喜怒形之于色的人了。心中虽惊,表面上却不露半点声色,淡淡问道:“是那方人马干的弄清楚了吗?”</p>
罗隐点头道:“已经查清楚了,是秦宗权的残部!”</p>
“残部?”李俨眉头一皱:“区区残部就能将我守备森严的潼关拿下,潼关守将范隆干什么去了?”</p>
罗隐道:“范隆在潼关十分松懈。原本固若金汤的防守,他上任之后已经形同虚设!”</p>
“这件事情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朕?”</p>
罗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出来:“范隆的问题,鹰眼营早就上报过。只是陛下日理万机,一时没有来得及处理……”</p>
“行了,这是朕疏忽了,是朕的过错。你就不用为朕留面子了。”</p>
李俨一席话说地罗隐心中感动。说实话。李俨最让罗隐信服的就是他从来不讳言自己的错误。正是因为这一点,罗隐才认为,李俨将会是一个不逊色于太宗皇帝的皇帝。毕竟,除了魏征在的时候的太宗皇帝,还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和敢于坦白承认自己的错误地,恰恰相反,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最后往往是大臣或者国事成为替罪羔羊。其结果自然不用说。</p>
“不过,虽然朕有过错。但是范隆地问题也绝不能宽容。朕把潼关交给他,把潼关防守好,这是他的本分。做不到自己的本分,他活着还有什么用?他逃出来了吗?”</p>
李俨的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此时谈及一个人的生死,才能用这样轻描淡写的语气与口吻。</p>
“没有。根据情报,整个潼关五千守军。都被敌军俘虏。随后他们都被下令要虐杀掉。估计不会有活口!范将军第一时间就已经被杀!”</p>
“哼!就这样死了?真是便宜了他!不过即使如此,这件事情也不能就这样算了!传朕旨意,发文申斥,让《大唐国闻》专版声讨。此外死后不得入祀英烈祠。其身后抚恤降低三个档次。这件事情最好闹大点,朕要后来人引以为戒!”</p>
英烈祠,是李俨回到长安后弄出来地东西。凡是为大唐而英勇战死的士兵(逃兵等没有英勇作战的例外),都可以入祀英烈祠,享受后人烟火。大唐一日不灭。祭祀一日不停。事实上,即使大唐近千年后因为皇室子孙再也没有一个直系皇子愿意担任皇帝从而国体从君主立宪和平过渡为民主政体,大唐帝国消亡,这一祭祀也没有停止。英烈祠也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圣地,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这都是后话了。</p>
罗隐答应一声,正要告辞离开。李俨又道:“等等,这些事情先不忙去做,等朕亲征回来再做可能效果会好些?”</p>
罗隐大惊:“陛下要亲征?”</p>
“正是!”</p>
“万万不可啊!潼关之敌不过五千人马,哪里值得陛下亲征?陛下随便派一员将领就可以轻松的拿下了!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就为了这么点区区小事而亲征,实在有些……有些……”</p>
“有些儿戏是吧?”李俨目中闪过智慧的光芒:“就为了这么区区五千人,还用不着朕亲征。不过眼下的局势,朕以为,朕还是得亲自跑上这么一趟!”</p>
“为什么?”</p>
“首先潼关乃是关中地东大门,地位重要。此次为贼所破。关中必然会人心惶惶。所以朕必须亲自去,以安抚人心。”</p>
安抚人心也不用亲征啊?罗隐心中不解。</p>
“当然。这只是一个附带的作用。罗郎,现在朝廷的局势你也不是不知道。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际上,有很多人心中另有打算。”李俨哼了一声:“哼!朕的变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很不高兴了!他们也不想想,老百姓乃是天下的基础。如果这基础被破坏掉了,他们还能有好日子吗?黄巢地前车之鉴,他们就一点教训都没有吸取!哼哼,他们不高兴,想打些别的主意,还自以为朕不知道,当朕没长眼睛吗?”</p>
事涉朝廷纷争,罗隐并不插嘴。他知道自己的权限在于军事方面。对于朝廷的事情,还是最好不要多嘴。在其位方谋其政,这是他的为政信条。</p>
李俨也并不需要他发表看法,只是接着道:“既然反对,那就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吧!朕并不是容不得不同声音的人。可他们不!他们偏偏在表面装出一副恭顺模样,背地里净搞些小动作。朕还不好收拾他们。而他们也需要一个机会来对付朕。既然如此,朕就给他们一个机会!罗如果朕以御驾亲征,本想一鼓而下,偏偏朕却在潼关损兵折将,久攻不下。于是朕觉得,连黄巢那样的人、那几十万兵马都被朕收拾了,岂能在潼关这区区五千人面前失了手?于是孤注一掷,将长安附近的军队抽调一空,非要攻下潼关,偏偏这一次仍然失败。五千赤卫军因为被用来强攻损失殆尽。而朕还出点什么事。罗郎。你说,这会不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呢?”</p>
罗隐目光复杂地望着李俨。他是李俨还被田令孜挟持地时候就投靠了李俨。可以说是看这李俨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看到从前那个政治上还很幼稚地李俨如今却有了这样老辣的谋算,心中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直到李俨再问他一次,他才回过神来,与李俨讨论起计划的具体方略来。</p>
随后,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此时天色已晚。李俨紧急召集众臣,将潼关失守地消息通报他们。要他们商议应该如何应对。</p>
这一消息是罗隐的鹰眼营接到情报后就马上呈报地李俨,其他人根本毫不知情,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一时间众臣议论纷纷,表现各异。朝堂之上闹成一团。</p>
李俨也不干涉,冷眼旁观他们的闹剧。在这个时候,他们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第一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不像平时上朝那样,一个个都带着假面具。所以李俨在一旁观察着他们,以他们此时的表现,来决定对他们的态度。</p>
朝臣地表现态度虽然各有不同,不过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已经吓破了胆的人,他们强烈建议李俨逃出长安。免得潼关的贼兵西进攻破长安。另一类则是压根就没把潼关的贼兵放在眼里,或许是朝廷的屡次大胜让他们对自己的军队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心,他们要求李俨派出几千到一万兵马,直接将占据潼关的贼兵灭了就是。剩下地极少数人这比较稳健。他们认为贼兵能突然攻破戒备森严的潼关,一定有非比寻常的战斗力。所以朝廷应该屯兵长安,在长安等贼兵前来攻打。以长安的城防为依托击败贼兵,至于贼兵万一不来长安,而是去肆虐关中,也可以调动其它地方的兵马围攻贼兵,但是长安的兵马是万万离开不得地!</p>
于是乎,想逃的、想攻的、想守的,三方吵得不亦乐乎,偌大的朝堂之上,几乎成了市井中的菜市场!</p>
等三方的人吵够了,他们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个皇帝。于是一个个要求李俨圣裁。想尽理由,想让李俨同意自己的观点。</p>
不料李俨却将三方的观点都驳回了。直接宣称自己要御驾亲征!</p>
分成三方的众臣顿时化敌为友,一起反对李俨地决定。只可惜李俨一意孤行,他们地反对压根就没有效果,径直宣布要带着五千赤卫军连夜攻打潼关,并宣布将在次日下午前攻破潼关回到长安。</p>
“这不过是一次游猎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朕身为一个皇帝,出去打打猎没什么不对吧?”</p>
李俨如是说。说完这句话,他不给朝臣地反对机会,径直退朝了!</p>
又过了一个小时,早已经准备好的五千赤卫军已经准备完毕,李俨十分仓促的带兵出发了,连御驾亲征前、甚至普通军队出兵前的种种仪式都没有举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