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新纪元1912> 第166章 徐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徐州(1 / 2)

 第166章徐州(第一更!求月票!)</p>

徐州道,两年前,武昌起义之后,举国响应,苏南各地响应起之后,有苏北、山东等地兵士哗变,携带枪北归,沿途抢掠甚众,其中以徐州等地为甚,后张勋江防营自江宁溃下,窜入徐州,更是大肆劫掠。www.tsxsw.com</p>

到了南北对峙时,徐州更是南北对峙前沿,可以说,打从辛亥年起,在这“乱世英雄吃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南北对峙的特殊真空,使得一时间徐州一带成为土匪横行之地,这一切直到南北议和后,镇宁徐州第一军第三师师长冷雨秋下令剿匪之后,方才有好所转。</p>

也正因如此,在徐州的县署街旁才会多了条“冷雨秋街”,无论如何,这也是当地老百姓对冷雨秋和第三师的认同。</p>

虽是深夜,但在过去道台衙门的辕门外,电灯通亮,辕门外,数名荷枪实弹的兵士立于辕门前,而这里就是县署街徐州道军政府,同样也是冷雨秋第三师长官处所在。</p>

道台衙门后院的书房,一名军士手扶着报纸推门而入。</p>

“师长,这是新来的《陇海时报》”</p>

“放下吧”</p>

正处理着公务的冷雨秋头也未抬,《陇海时报》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不过最近,对那《陇海时报》却是多有不满,那《陇海时报》的主编黄远庸完全是站在袁逆的角度看待问题,大肆抨击国民党人,甚至宣称“宋案”另有隐情,但笔间暗指“宋案”为国民党内斗。</p>

终于处理完手头剿匪的公务之后,冷雨秋从桌上拿起报纸,不过是一展开报纸他便看到的报纸头版。</p>

“连云锦屏山发现千万吨磷矿,发现者获百万元奖金”</p>

百万元奖金</p>

一看着这几个字眼,冷雨秋不禁一惊,同时又是一叹。</p>

“这连云未免也太有钱了”</p>

感叹之余,冷雨秋所感受更多的却是无奈,这第三师六千多人,每个月连几万元的军饷都难以筹集,从进驻徐州至今,前掐后算一年多了,可却拖七个月的军饷。</p>

“可惜,若是……”</p>

这时一声报告打断了他的思绪。</p>

“报告师长,上海来的杨庶堪先生求见师长”</p>

“上海、杨庶堪?”</p>

听闻是上海来人,冷雨秋心头一动,可对于这个杨庶堪却全无一丝印象。</p>

“请他进来”</p>

片刻后,一位戴着金边眼睛、留着八字须身着西装的人走了进来,看起来不过是三十几许的模样。</p>

“庶堪见过冷师长”</p>

一见冷雨秋,杨庶堪恭敬的行了一礼。</p>

“你是?”</p>

听着这人道出的四川腔,冷雨秋诧异的问道,而这时杨庶堪却递过一张拜贴。</p>

“庶堪为陈英士先生之幕僚,此行奉孙先生、英士先生之请,前来徐州拜会冷师长”</p>

“哦请坐”</p>

是英士派来的,还是奉孙先生之命,接过那拜贴,其中还有一封信,是陈英士的亲笔信,撕开信,扫一眼信间的内容,冷雨秋只是一惊,抬头看着杨庶堪,未动声色的问道。</p>

“这是英士的意思,还是……”</p>

“孙先生已经同意了”</p>

杨庶堪如实答道,来徐州之前,英士曾向他亲自叮嘱过,务必让冷雨秋答应下来。</p>

“冷师长,现袁逆调兵遣将已毕,更得五国借款,可谓万事俱备,若我等**党人仍对法庭心存幻想,那么,无疑引颈于敌,现孙先生意武力讨袁,然军费匮乏,所以……”</p>

“所以只能从他身上开刀是吗?”</p>

反问一声,冷雨秋的神色变得极为难看,若是自己真这么办了,那又与自己清剿的土匪有何区别</p>

“冷师长,那人实为袁逆之走狗,助袁逆之子逃离上海,谁道宋案无其插手,对此等人,杀之尚不解恨”</p>

接着杨庶堪又把语气一扬。</p>

“冷师长为我**同志,想来自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李致远通逆为天下所共知,其逆心所得皆为逆产,今**之需,自然当为**所用”</p>

“可……”</p>

犹豫片刻,冷雨秋一时间不禁难以决断,自从来到徐州,勒拿地方、卡索士绅之事,他从未干过,而他同样也明白,若是没银子,这讨袁之事必化为泡影。</p>

而且,若是没有孙先生许可,那陈英士又岂敢……</p>

“无罪无名,又岂能……”</p>

“冷师长,庶堪于上海时,便听闻冷师长率部来徐后,以剿匪为任,平定地方,想来苏北匪间,必有与士绅联络之辈……”</p>

冷雨冷言间,杨庶堪提出了一个“建议”,而这个建议则是离沪前由陈英士面授。</p>

“你这是……”</p>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