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新纪元1912> 第367章 袁世凯的妥协 (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袁世凯的妥协 (求月票!)(2 / 2)

“卓如有什么好的人选吗?”</p>

“大总统,听闻府院权责业已划分!”</p>

虽说知道袁世凯对自己多少有所戒备,但这会梁启超还是主动去说一些事。</p>

“嗯,确有草案!”</p>

对此袁世凯倒是没有隐瞒,事实上,他还刻意露风出去,以显示自己绝不会因为“贪恋权力故而杀李”。</p>

“中央所属十部,五五分属府院,确显大总统之心,可大总统可曾想过,兵权,财困难具为总统府所辖,李致远又岂会甘心来京。”</p>

在梁启超说过时,袁世凯习惯地摸着胡须,但听梁启超这么一说,袁世凯心里却是咯噔一响,整个人随之在寻思着:这梁启超在想什么,难道他想当李子诚的说客,不对,以梁启超的为人,他断不可能充当李子诚说客,也没有必要充当李子诚的说客,要是充当李子诚的说客,他也不会发表那篇文章于前。</p>

“兵权,财权为国之利器,中国为总统制国家,岂能轻易予人!”</p>

袁世凯用毫不留情的话语一棍打死梁启超的话语,可谁料,梁启超越是笑了笑,然后说道。</p>

</p>

“兵权之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之所去,则随之以亡!”</p>

一句话却是让袁世凯一愣,他诧异的看着梁启超,却看到梁启超的脸上只是挂着微笑,似乎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虽说惊讶于梁启超会说的这么直白,可对这句话,袁世凯却是体会颇深,前清那会,他之所以下野,只是因为彰德会操,显出的北洋军威,使得朝廷忌惮,所以他被迫下野,再后来,他这一辈子最怕的那个女人——老佛爷一死,再到后来,武昌兴义,面对那些嫩的能捏出水来的宗室党,先是靠着对北洋军的影响力,他重掌了北洋兵权,掌兵权之后,又逼小皇上退位,可以说,这一辈,他的官路实际上就是兵路,成于兵、兴于兵、勃于兵,而现在……</p>

“可财为兵之母,无财则无兵!”</p>

虽说知道梁启超说的是事实,没有兵权也没有财权,李子诚肯定不愿来京,而现在这刺李案不过只是给他一个借口而已。</p>

“有财不见得有兵,可无兵定不保财!”</p>

此时梁启超似乎不见了那个“宪政专家”的模样,有的只是一个老奸巨滑的政客模样,可他说的这些话听在袁世凯的耳中,却是颇为受用。</p>

有财不见得有兵,这个兵指的是兵权,无兵权之人想保财权,又有几分可能?</p>

若是这样的话,手摸着胡须思索开来的袁世凯,细细品来,发现无论民二还是现在,自己都忽视了一点,就是忘记了自己怎么从满清那里得到的权力,而只想着独掌大权,却没想到,这个权中有关键。</p>

兵和财,看似相辅相成,可事实上,若是没有了兵权保障,那财权,还不是想收即收之权!当初那些宗室为什么要借助自己,还不是因为北洋军听自己的,后来小皇帝为什么会退位,还不是因为自己的手里有兵权,只要兵权在手……</p>

可李子诚也有兵权……可转念一想,那些兵是要派到欧洲去的,顿时,就是松了口气,照欧洲那种战局打上几年,别说是兵,就是官都换了几茬,由中央进行统一的补充的话,别说他李子诚的部队,就是其它的部队,到最后还不是变成国家军队,嗯!国家的军队自然就是他袁世凯的军队,他袁世凯才是中华民国大总统!</p>

“宪政之道在于制衡,无权力之制衡,即有权力滥用之忧,以兵制财,以财制兵,如此,才是府院平衡之道,若无府院平衡,自无中国之平衡!”</p>

在袁世凯思索时,梁启超却是突然跳出一句与他这个老牌宪政专家身份相称的话语来。</p>

“这可以说是,中国之特色的权力分立!”</p>

“卓如啊!你这可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p>

这会袁世凯总算是明白了梁启超的意思,他的意思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他的宪政,他寻思的无非就是为了宪政的权力制衡,不过梁启超明白,这权力嘛,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至少表面上的平衡却是可以寻求的。</p>

若是换做过去,袁世凯绝不会认同梁启超的观点,而现在,在袁世凯看来,最重要的是把李子诚拉到京城来,按到国务总理的位置上,适当的权力牺牲,也就是可以容忍的,至于其它,还是以后慢慢调理调理。</p>

“外交、司法、财政、陆军、海军这五大要害部门归总统府,而教育、内务、农林、工商、交通五部归国务院管辖,表面上看似公平,实则没有了权力制衡之道,这岂不有失堂堂亚洲第一共和国之体面,嗯!”</p>

袁世凯似恍然大悟一般的倒是显出几分大公模样来。</p>

“这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是需要制衡,国务院以财权制衡总统府,可使总统府不可肆无忌惮,而总统府以军权制衡国务院,可使国务院不至专横跋扈,嗯,卓如啊,你当真是咱们当世第一流的宪政专家啊!这一语啊,可是成中国千秋之世啊!”</p>

“成千秋之世不敢,可稳中国当下之局,却有所助益!”</p>

接着梁启超又继续说道。</p>

“其实,府院权责无需划分太过刻板,如外交,总统府负责外交部,而国务院就无外务之事?”</p>

“这个……”</p>

沉吟着,袁世凯到也知道梁启超所说的是事实,可若是没有权责划分,那未来的京城政局可就是……想着,袁世凯却是抬头看着梁启超,等他的下一句话,果然,梁启超并未让他失望,果然继续讲了下去。</p>

“像外交部,这样部门,可由总统府管辖,国务院代管,如有必要,总统府,随时都可收回……”</p>

他的话却只让袁世凯觉得像是渔网一般,越围越紧,越接越紧,他似乎意识到,按这样划分下去,只怕自己的权力会不断的下放,最后自己可不就成了一个摆设。</p>

“不行,不行,外交之事兹关体大,不可轻放,嗯,国务院可以设立一个外事长嘛,处理国内涉外事宜,也可配合外交部展开工作!”</p>

此时袁世凯在道出这番话时,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他根本就是认同了梁启超的建议,认同了国务院的外交权限。</p>

“大总统所言甚是!”</p>

梁启超到是没有反驳,事实,对于他来说,他只是希望用一至两个实权部门换取李子诚放弃不分而裂的心思。而且梁启超相信,只要大总统把他这个府院权责公布出去,李子诚自然也就没有了推诿的余地。</p>

“那个……”</p>

抬眼看着梁启超,袁世凯却是一笑,然后笑说道。</p>

“卓如,你是否愿意辛苦一趟去连云港看看!”</p>

“若大总统和国家有所需,启超自愿前往!”</p>

梁启超倒也不推迟,更何况,他早就想到连云港看上一看,看看那“亚洲纽约”究竟是什么模样。</p>

“好!”</p>

点点头,袁世凯这会总算是松了口气。</p>

“卓如,你去了连云港,探望李子诚的时候,替我转告李,就说,嗯,让他准备一下财政、”</p>

提及财政时,虽说已经认同了梁启超的观点,可袁世凯还是忍不住的一阵肉痛。</p>

“教育、农林、工商、内务五部总长的名单!”</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