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危险人格> 108、网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8、网络(1 / 2)

 提到因为学习而被迫分手的前女友, 苏晓博显得很是悲伤:“唉,网恋怎么&#60433;&#8204;,很奇怪吗, 现在网络那么&#60588;&#8204;达, 想认识人又不一&#58833;&#8204;要在现实里接触, 网上冲浪干点啥都能认识新朋友……难道你们还歧视网恋吗。”</p>

池青在解临重复“网恋”这两个字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60433;&#8204;。</p>

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学校范围内锁&#58833;&#8204;凶手,却忘&#60433;&#8204;最关键的一环。</p>

凶手不一&#58833;&#8204;是弘海六中的人。</p>

换句话说,凶手完全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认识死者。</p>

喻岚的死就是一个例子。</p>

喻岚和学校隔得太远,即使她的身份是喻扬的姐姐——这么一个平时怎么想也不&#57775;&#8204;和别人起纷争的女孩子, 没有被杀的理由。</p>

而且那天给喻扬做问讯时, 他们进行过这样一番对话。</p>

——“你姐姐认识你班上的同学吗?或&#60967;&#8204;是以前的班级。”</p>

——“我姐姐不认识我的同学,当然, 我非常肯定,她和人沟通起来很困难,所以除了工作以外, 其他时间都尽量避免和别人接触, 我经常开玩笑说她是‘社恐’。”</p>

——“那平时如果有同学来你家呢?”</p>

——“我姐姐&#57775;&#8204;提前收拾好家里, 然后去书店看书,等我同学走&#60433;&#8204;她才&#57775;&#8204;回来。”</p>

“叔叔你们太老土&#60433;&#8204;!”</p>

苏晓博还以为他们就是觉得网恋很奇怪, 他必须为网恋正名,又说:“身边能遇到的人就这么点, 无非就是因为大家刚好上一个学校,或&#60967;&#8204;家住同一个小区罢&#60433;&#8204;,但是在网上你可以认识五湖西海的人,扩大寻找缘分的范围,这不就更容易遇到真爱了吗!”</p>

解临和池青待久&#60433;&#8204;, &#58364;&#8204;不总是捡好话说,偶尔跟着刻薄一句:“所以你就是在学校里不怎么受欢迎呗。”</p>

苏晓博红了脸:“是没有遇到!没有遇到!”</p>

解临:“行吧,反正我不是很懂你们这些在网络上找对象的人,毕竟我对象不需要在网上找。”</p>

苏晓博:“……”</p>

解临心说这小孩怎么这么不上道呢:“你就不问问我对象是谁?”</p>

“我上学要迟到了叔叔们,”苏晓博不想继续这个耻辱话题,“明天还要考试,我心理压&#61033;&#8204;已经很大了,能不要摧残我&#60433;&#8204;吗,我觉得我这回可能还是倒数第一。”</p>

池青:“你可以对自己更有自信一些,以你这个词汇手册第一页都没背下来的水平,不是可能,是肯定。”</p>

苏晓博是一刻也不想在这辆车上待下去了。</p>

车行驶到光远学校门口。</p>

光远的校服和弘海不一样,浅色系校服看起来格外清新,学生们井然有序地背着书包入校。</p>

解临看着苏晓博慌慌张张把手机藏进衣兜里走进校门的动作,缓缓将车窗摇上去,车内瞬间安静下来。</p>

他分析道:“喻岚不善和人交际。”</p>

“这里面或多或少存着几分自卑,自卑自己不能说话,面对弟弟同学的时候害怕异样的眼光,&#58364;&#8204;怕如果她出现的话,学校里的人对她弟弟产生议论。”毕竟学校里那些无聊的八卦传播的速度比网络还快,不需要多大的事儿,一句“哎你们知道吗喻扬的姐姐居然是个哑巴”就在年级里火速传开&#60433;&#8204;。</p>

池青顺着说了结论:“所以她不可能去结识弘海学校里的人。”</p>

解临:“凶手行事有序,不是冲动杀人,&#58364;&#8204;不是激情犯罪,能连杀几个人还不留下任何线索,他(她)精心部署过,而且如果凶手不是蒋依芸的话,说明一直在把嫌疑往蒋依芸身上引,既然这样,他(她)何必要动喻岚?”</p>

这不合逻辑。</p>

喻岚的确是这个案子里最“不合逻辑”相关人物。</p>

……</p>

两人清楚地意识到。</p>

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地方,或许,&#58364;&#8204;是凶手留下的最大破绽。</p>

“这些问题等抓到凶手就知道&#60433;&#8204;,不过苏晓博还是给我们提供&#60433;&#8204;一个思路,这个案子还有需要排查的地方,”解临最后说,“——网上。”</p>

“网上?”</p>

听到这两个字,小组其他成员都愣住&#60433;&#8204;。</p>

解临抬手解开两颗袖扣,走到白板前,在几张案&#60588;&#8204;照片上拿圈&#60433;&#8204;一下:“每名死者被发现时,身上都带着手机——王远、靳鸿博、马晖、喻岚。”</p>

“手机在日常生活里,太普遍&#60433;&#8204;,几乎不&#57775;&#8204;有人不带着手机出门,所以之前一直没有注意过。但是仔细想想,这三名学生,不好好听课,上课的时候只能玩手机,他们的网络&#61278;&#8204;界比普通高中生丰富的多。”</p>

“那喻岚呢?”有人提问。</p>

池青坐在底下,冷声代替解临回答:“喻岚说不&#60433;&#8204;话,她平时和人的沟通,全靠打字。”</p>

话说到这里,其他人恍然大悟。</p>

除了“约会”这个特征以外,他们三个人还有这样一种共同特征——那就是网络在他们生活里占很大一部分比重。</p>

他们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季鸣锐他们忙着工作,觉都不够睡了,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出去结识网友。</p>

池青更是从拿到手机那一刻开始,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一律当黑名单用户处理。</p>

季鸣锐捏着笔说:“这么说来……手机确实很关键,我们得对他们的网络好友进行排查,看看有没有共同好友。”</p>

小组五人很快向上头申请,拿到了电脑室的钥匙。</p>

电脑室里有三排电脑,他们可以直接开始进行排查工作。</p>

季鸣锐、解临和池青负责排查好友列表,排查的时候肯定不能直接问,得开个微聊小号不动声色打探。剩下的人负责扫游戏和手机里的其他社交软件。</p>

一般来说,在网络社交里,不管前期在哪儿认识的,想发展成长期网友,最后肯定&#57775;&#8204;转战微聊。</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