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1 / 2)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

见大家一脸忧色,崔永辉接着说道:“杨帆此人极其可恶,总是跟我们做对,必须要尽快除掉才行。”

郑恺则叹息道:“咱们能想到,皇帝又何尝想不到?皇帝默许那小子招募这么多的护卫,显然也有保护那混蛋的意思。”

“若是我们轻举妄动,怕是会落入杨帆那小子的圈套。”

“更何况,那小子的武功很是不俗,上次那小子被暗杀,弓弩也只是让他受伤,显然要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王伦忧心忡忡的分析:“杨帆那小子武功即使再高,也不是最可怕的,只要是肉体凡胎,都有办法对付。”

“我等世家,都是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倒,谁又没有一些武功高强的死士?”

“以前我们总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如今恐生变数。”

“一旦李二陛下把科举改革的举措推行下去,朝廷摆脱了我们世家的束缚,那我们只能逐渐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听到这话,崔永辉虽然有些担心,但还是胸有成竹的说道:“大家暂且放心,这些举措想要实施怕是没那么容易。”

郑恺不解地问道:“崔兄此言何意?难道有什么好的法子不成?”

崔永健冷冷一笑,说道:“现在不管是笔墨纸砚的生意,还是书籍的印拓,最先进的工艺全都集中在我们几家的作坊。”

“朝廷想要大量生产科举用书,断然会从市场购买纸张,只要我们把手中的纸张捂住,不流入市场,朝廷就只能高价其他渠道进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没有纸张,想要生产书籍,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再说,不管是纸笔墨砚,还是纸张和书籍的印拓,朝廷的各项工艺未必就能超过我们。”

“咱们只要在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暗中阻挠,到时候朝廷费用必然会极高,以目前朝廷的税赋,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原材料上卡住他们,甚至于朝廷所用纸笔墨砚和书籍的价格成本将会远远超过我们。”

“若没有钱支撑,这些政策不攻自破,朝廷只能乖乖把这些权利下放给我们,到时候定多少价格还不是任我们揉捏?”

听完崔永辉的分析,众人眼前不由一亮!

卢善琛更是恭维道:“崔兄分析得在理,朝廷的生产工艺本来就差,成本比我们高多了。”

“只要我们在各个环节卡住他们,就会让朝廷生产成本过高,看他们能顶多久。”

“等朝廷没钱了,还是一样求到我们的头上,到时候想怎么做还不是我们一句话的事儿。”

郑恺听到他们言辞凿凿的样子,有些疑惑的问道:“崔兄,你为何敢肯定朝廷的生产成本一定很高,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崔永辉澹然一笑,笃定地道:“大家放心吧,消息绝对准确。”

“据武氏兄弟透露出来的消息,杨帆那小子为了名声,居然家底都掏空了。”

“而且,李二陛下以半价出售书籍,被魏征以国库税赋不足为由拒绝,只是皇帝被眼前的功绩冲昏了头脑,一意孤行。”

王伦更是呵呵一笑,拍着手说道:“那咱们合计合计,让皇帝知道咱们世家可不是这么好欺负……”

于是乎,几大世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该如何行动。

可这些世家之人不知道的是,朝廷不仅有廉价的造纸术。

原材料只需要一些毛草、竹子以及木材,这些东西在唐朝可说是随处可见。

更何况活字印刷术,

让书籍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只是他们都被刚杨帆制造的假象迷惑了而已。

即使是毛笔和墨砚,在杨帆的刻意交代下,已经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了骏扬坊。

杨帆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几大世家却毫无知情。

在几大世家商议之后,各世家就开始在长安城周边乃至整个大唐范围内大量收购各种原材料以及纸笔墨砚等东西。

以至于收购的价格比原先卖出去的还要溢价半成有余。

各大世家为了确保这些东西不被朝廷收购,甚至动用了许多不耻的手段。

不惜威胁恫吓一些世家和商贾配合他们。

以至于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学习用品价格直接达到了顶点,让所有的读书人怨声载道。

就在世家进行各种阻挠的时候,朝廷这边也开始有了动作。

印刷四书五经以及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的任务全部由杨帆负责。

而这些任务杨帆则交给了王玄策在秘密进行。

毕竟,杨帆还是觉得骏扬坊是最安全的,因为那里的人员流动很少。

特别是关键的步骤,如活字印刷的字模,以及印刷成品。

杨帆直接让那些工人吃住都在工坊内,以防止泄露出去。

所以,在活字印刷术这种开挂的印拓工艺下,各种书籍刊印的速度直接起飞。

王玄策按照杨帆的吩咐,将工人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歇的印刷。

一天便印制出将近5000本书籍,随着熟练度越来越高,产量也越来越大。

才几天功夫,便印制出了近五万本科举用书。

如果世家的人知道,定然会惊掉了下巴。

如今是贞观十二年,整个大唐的人口有三百多万户,人口总数在三千万左右,这是官府在册的。

虽然有很多没有登记,属于黑户,人口总数顶天也只有四千多万。

这些人当中,识字的人很少,读书人就更少了!

按照一百人里面有一个读书人的比例来计算,整个大唐的读书人也就四十万左右。

未考取功名的也就几万人,加上一些启蒙孩童,最多也就30万人。

按照每人一套的数量来计算,也只需要三十万套书籍就足够前期的需求。

如今以骏扬坊的印刷数量,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满足。

当然,三十万套,杨帆计算了一下,一个月半的时间,绝对能够满足天下的需求。

况且,三十万套的数量,是以大唐读书人最大的需求量来计算的,实际上的需求,应该远低于这个数字。

于是,半个月后,第一批科举用书和学习用品便在长安城以及周边陆续售卖。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所有人都可以到各地的售卖点购买到书籍。

当然,这是从理论上来说。

若是不读书的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去购买,那就有些紧张。

为了保证寒门学子能够买到科举用书,新闻司出台规定。

但凡购买书籍之人,都需要登记在册,购买过一套之后,三个月之内不可购买第二套。

这也是新闻司怕有人恶意购买书籍而想出来的解决办法。

毕竟,这些书籍都是由朝廷“补贴”印刷的。

而且,朝廷为了公平起见,从骏扬坊印制出来的书籍,每天会按照大唐各州道的人口比例分配下去。

每天都会有科举用书和学习用品从骏扬坊分配至天下各道,直到每天的份额用完为止。

不得不说,新闻司考虑得十分周全,充分考虑到公平公正,并且还尽可能的杜绝了人为作梗的可能。

当然,最让天下学子感觉到震惊的是,科举用书及学习用品的价格比起前段时间低了很多。

一整套的价格,居然只要六十贯铜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