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民国战神> 第58章 :中日钢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中日钢铁(1 / 2)

 第一支毛瑟步枪的出产,意味着西北军工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榆中工业区的军工实验基地,张奎发带着沈进文及赵维书几人,正在靶场观看第一支毛瑟98k的打靶。

赵维书甚至亲自上阵,拿着毛瑟步枪对靶子打了三排弹仓的子弹这才停了下来。赵维书的眼力很好,协调性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枪枪命中靶心。

“哈哈,这枪好。”赵维书非常满意的称赞道:“比我们现在用的88式顺手多了,而且打得也更准。”

“这个01式不会因为进了沙子就卡死吧?”张奎发拿过这把毛瑟98k观察着问道,沈凝云很自信的说道:“这个绝对不会了。”

毛瑟98k已不是比88式领先十年,而是领先更多,沙子进入发生故障,或是容易炸膛的问题都解决了。

也不需要像汉阳造那样套个筒上去。

另外子弹初速提高了,从650/s,提高到了750/s,相当于子弹一秒内多飞了一百米,这对于打击远距离运动的敌人来说比较关键。

“产量如何?什么时候能装备部队?”沈进文问道。

“三个月后就能形成日产200支的规模,一个月就是6000支,对我们来说,这个产量足够用了。”沈凝云说道,显然西北军没那么多的部队要装备步枪。

不过反正是德国佬出钱,日后如过西北军要扩编部队的话,也是需要库存步枪的,所以日产200支是很有必要的。

张奎发等人对毛瑟98k非常满意,也决定给部队换装步枪,从而将过时的毛瑟88淘汰掉。

不过毛瑟88式制造厂丢掉就有些浪费了,因此沈凝云建议专门用来外销。88式虽然落后了,但是在国内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另外在世界上,有的是落后国家,只要卖得便宜点,还是有人要的。

就如土耳其这些国家,二战时期都还在用毛瑟88呢!而此时生产出来的毛瑟98k,则被命名为‘毛瑟98a步枪’和‘华夏01式步枪’。前者是德国人的命名,后者则是西北军的命名。

在华夏式步枪成功制造出来后不久,马克沁重机枪也投产了。西北机枪制造厂投产的马克沁重机枪,也就是后来的民24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马克沁机枪,有一个三脚架,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改变,但却使马克沁重机枪可以更好的进行射击。

这种民24式,在抗日战争中也被中国士兵亲切的称之为老黄牛,吃苦耐劳。不过抗日战争中,民24式没有被集中使用,无法发挥重机枪战术,同样也没有足够的炮兵火力掩护,往往上了战场就被日军火炮、掷弹筒打掉十之七八,战损率很高。但是日军如果没有把民24式打掉,冲上去都要付出上百人的伤亡。

西北军则非常重视马克沁重机枪的战术使用,同样也开始构筑师部炮兵体系,未来显然还要建立军部炮兵单位。

投产的马克沁7。92子弹版,被西北军命名为‘华夏01式重机枪’,重机枪制造厂计划形成月投产100挺的产能。

德国人为西北军建造的子弹生产线,则将月产子弹2000万发,看起来很多,实际上很少。

如果按照每个士兵每月200发子弹的训练供应,目前西北军每个月需要消耗1200万发子弹。

当然,这消耗实在太大了,以之前的子弹制造能力是没办法供应的。不过如果这个子弹生产线能够投产,一个月供应军队的子弹制造成本,也就是23万两白银的规模,还是供应得起的。

在炮弹生产线上,则建立一个每月可生产50万发的生产线,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炮弹生产线建成后,显然不可能全力供应炮兵实弹训练,炮弹价格实在是有些贵,一发105炮弹的成本大概在一两银子左右。就算这是德国佬最先进的炮弹制造技术了,但制造技术还是有待提高的。

子弹和炮弹的自造成本,实际上是可以进一步降低的。不过这得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得到应用后才行。

马克沁重机枪的投产,意味着西北军开始站稳脚跟,起码满清已经不可能是西北军的对手了。

1901年下半年,榆中县的5座转炉也开始投产,6座日产50吨的转炉投入生产,相当于10。8万吨全部拿去扎制钢轨的话,按照1吨100两的价格计算,一年可以产生1080万两的产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轨价格更高。

如果完成德国修建玉海铁路甘肃段的钢轨订单,则可以拿到720万两白银的‘出口产值’。

这些产值即包括利润,也包括各环节工人的工资。实际上成本这东西,如果是全部环节都能自力更生,也都是劳动成本。成本是给工人的工钱,工人拿到了工钱,又会消费财团的商品,从而使财团不断的收回这些钱。

工人拿到钱,即商品有了市场,市场将不断扩大。当所有工人都有工作,并且收入足够高的时候,市场就会极度繁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