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罗马尼亚在苏联人的最后通牒下被迫割让出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这让罗马尼亚对占领波兰后与自己直接接壤的北极熊万分担忧。寻求德国保护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但希特勒在罗马尼亚的问题上却和对待日本一样,表现的漠不关心。作为罗马尼亚外交大臣的米哈伊尔·安东纳斯库立刻知道德国人也在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p>
普洛耶什蒂油田早已让德国人垂涎三尺。在苏联北极熊的压力下,这个未来的罗马尼亚独裁者在法国战败后,就立刻亲自飞往柏林。他知道德国人在等着自己加价,如果自己的价码不能让德国人满意,击败法国的德国装甲铁骑很快就会踏平罗马尼亚。</p>
其实安东纳斯库多虑了。历史上在40年10月就应当进入罗马尼亚的德军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行动,并不是因为希特勒在考虑是否该用军队摧毁罗马尼亚。而是因为任海济建议:为了之后的军事行动的突然性,不要让英国人过早知道罗马尼亚已加入德意轴心。用任海济的话:一旦我们的军队开进罗马尼亚,那与希腊就只有保加利亚隔在中间。英国人一定会向希腊增兵。在保加利亚的问题上拖的越久,英国人在希腊的力量就越强。虽然现在意大利在希腊的表现只能用拙劣来形容。但正因为意大利的无能,在希腊的英军数量不会太多。所以我们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在短时间内一举解决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的问题。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英国人组织起援军之前用军队一举夺取希腊。这样不仅报了意大利人在法国偷窃我们胜利果实的仇恨,同时还能与亚历山大港直接面对面。完他便大声狂笑起来。</p>
任海济的话让参加会议的里宾特洛甫满头大汗。心中一边咒骂副元首是个疯子的同时,一边擦去额头的冷汗。副元首记仇是所有纳粹高层都知道的事,副元首对于意大利人的憎恨也是众所周知。可居然将个人喜好问题牵扯到国家利益上,这种事恐怕也只有副元首敢做。</p>
话回来,安东纳斯库对德国人还是很将义气的。历史上当他返回罗马尼亚后在德国支持下他成了罗马尼亚的摄政王,罗马尼亚的独裁者。在加入德意轴心之后,他又将罗马尼亚的经济全部交给德国掌控。苏德战争爆发后他又组织军队前往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与意大利第8集团军共同负责掩护德军侧翼,于是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便悲剧了……</p>
安东纳斯库现在还只是罗马尼亚的外加大臣,与他一起出现在柏林的保加利亚大使身份就要高上许多。保加利亚派来德国,或者自己前来德国的是鲍里斯——保加利亚的国王鲍里斯三世。</p>
出生于1894年的鲍里斯三世是保加利亚国王的长子。他的人生可以是一波三折,精彩的让人蛋疼。</p>
一战结束后站错队伍的保加利亚在协约国的要求下,鲍里斯的父亲将王位被迫让给他。鲍里斯三世坐上这个王位才1年,保加利亚发生政变。新上台的灿科夫政府大搞“白色恐怖”,在外旅游的鲍里斯三世返回途中遭到暗杀。之后鲍里斯三世由于参加了另一个朋友的葬礼而避开了索非亚圣礼拜教堂发生爆炸事件。到了1934年,保加利亚再次发生政变,政变当局宣称应限制国王权利,鲍里斯三世成为傀儡。35年鲍里斯三世利用老军官与青年军官的矛盾,成功发动反政变。鲍里斯三世主张在他的领导下实行无党派制度,于是形成了保加利亚式的君主**制度。</p>
从结局上来看,鲍里斯三世最后回到了君主**制度对他来是最大的胜利。虽然经过了一连串政变,夺权,再政变,再夺权。不过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不二的至高无上的存在。所以他还算不上一张餐桌。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p>
二战爆发后亲德的博格丹·菲洛夫被鲍里斯三世任命为首相。由于德国对保加利亚对邻国领土要求的许诺让鲍里斯三世的外交政策开始倒向纳粹德国。不过鲍里斯三世依然有些摇摆不定。德**队还停在匈牙利,对于英国控制的希腊领土的许诺只能算是空头支票。话谁都会,鲍里斯三世可不想向他的父亲那样站错队伍。不过历史最后证明,他还是站错队伍了……</p>
所以这次鲍里斯三世亲自前往德国就是想知道德国人到底对自己,对自己的邻国甚至是对英国控制下的希腊到底会采取何种态度。</p>
保加利亚在自己的立场上不停摇摆。不过那也是鲍里斯三世一个人在不停摇摆。南斯拉夫大使——首相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与外相亚历山大·辛卡尔马科维奇的摇摆就代表着现在南斯拉夫国内的情况了。</p>
南斯拉夫是在上次大战后由塞尔维亚(包括马其顿和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6个国家共同组成。(其中几个名字很熟吧)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其中塞尔维亚和黑山是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独立出来的,而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是由奥匈帝国中独立出来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则让马其顿摆脱了土耳其的铁蹄。</p>
一战中站对位置的塞尔维亚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于是南斯拉夫王国成立了。不过由于南斯拉夫各民族曾遭受不同大国的统治,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如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信仰天主教,而波黑的穆斯林族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则信仰伊斯兰教,使得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少矛盾。</p>
塞尔维亚人想要站在英国人身边,克罗地亚人与斯洛文尼亚人想要亲近德国人,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人则在两者中不停摇摆。自认南斯拉夫王国主要角色,即人口数量最多的塞尔维亚人(再次提醒。不是我们现在的塞尔维亚。它还包括马其顿和黑山)大声高呼着:让德国法西斯去死!南斯拉夫是自由,独立的!决不会屈服于任何暴力!作为“陪衬”的克罗地亚人与斯洛文尼亚人则冷冷看着自大的塞尔维亚人大声高呼。(南斯拉夫王国长期的民族对立这在坂口尚的长篇作品《石之花》中描写的非常详细。)</p>
于是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与亚历山大·辛卡尔马科维奇两人只能趁夜从后院的巷中偷偷溜出来,努力避开那些敌对的示威者来到柏林。如果他们敢在白天走出大门。那《九品芝麻官》中包龙兴走出衙门遭到围堵的场面就是他们的下场。</p>
南斯拉夫对于德国非常重要。除了他的国土与德国(奥地利)接壤外,南斯拉夫是西欧主要的有色金属出产地。铜、铅、锌等矿储量非常丰富。铜与锌的重要不言而喻。至于铅,在任海济眼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大量制造在历史上被海牙公约禁止使用的“达姆弹”。</p>
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与亚历山大·辛卡尔马科维奇两人的不停摇摆关键在于南斯拉夫却少一个统一的领导。现在的南斯拉夫王国正面临双头统治的混乱局面。前国王去世后,摄政王保罗与王太子彼得分别代表了南斯拉夫国内的两种不同声音。</p>
不久前希特勒曾秘密将摄政王保罗招到贝格霍夫,对他进行惯用的那一套威胁,然后是利诱。希特勒表示只要南斯拉夫加入轴心,他就把奥地利南部的萨洛尼卡送给他。或许摄政王保罗在最初并不是十分赞成加入轴心,但在见到德军铁骑的威胁后,他动摇了。之后在领土的诱惑前,他退步了。人就是这种充满矛盾与弱的生物。在利益面前,谁会不动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