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三十八章 改变与未变的历史(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改变与未变的历史(7)(1 / 2)

 得到任海济送来的报告,远在柏林的戈培尔第一时间便向身处“狼穴”的希特勒发出电报,请求他允许自己出发前往卡廷森林。希特勒同意了戈培尔的请求,甚至还允许他使用最高统帅部直属的空军运输机,要求只有一个:尽可能宣传苏军屠杀战俘的事。(不管是不是苏联人杀害了那些波兰高级军官,反正希特勒是这么认定了。)</p>

于是戈培尔带着各国驻柏林的新闻记者们,乘坐着印有金鹰标志的ju52飞往斯摩棱斯克。数十架运载着成员与装备的ju52与负责掩护他们的bf110,再加上沿途各机场起飞的bf109组成了一支遮天蔽日的庞大机群。</p>

坐在ju52机舱内的戈培尔兴奋的来回走动着,嘴中不停道:“齐格飞,你真是个大好人,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p>

“帝国谎言大师”那职业天赋上的敏锐直觉在不停告诉戈培尔,对德国来这是一次粉碎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好机会。只要自己操作得当,就能让苏联在欧洲大陆上被孤立。不定还能与英国停战,让英国人与德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苏联。只要一想到自己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戈培尔整个人都兴奋的微微颤抖起来。</p>

当戈培尔一行人到达斯摩棱斯克的时候,原本停留在卡廷森林的“瓦露基利”在任海济的指挥下,已跟随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南下去参加“基辅合围战”了。被留在卡特森林的是第502工兵团。他们负责守护这片在历史上有着无数争议,直到苏联解体后真相才被昭示天下的土地,同时向戈培尔传达副元首的口头命令。</p>

戈培尔在听到502工兵团团长传达的副元首口谕后一愣。那条严禁他现在就找人继续挖掘的命令让戈培尔一时难以不理解。能展示给各国记者看得就只有“瓦露基利”的伙子们挖掘出的一部分。如果戈培尔想要继续挖掘,必须有“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在场。这让戈培尔有些不知所措。</p>

</p>

发生在卡廷森林的事虽然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苏军所为,但就目前副元首送来的情报来看还不能肯定。哪怕就是万分之一的可能让“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做出否定的判断,那自己根本就无法完成元首的任务。“国际红十字会”可不是自己能操纵的。</p>

副元首的命令让戈培尔很不理解。</p>

经过再三考虑,权衡利弊后。戈培尔最终还是决定照副元首的去做。戈培尔毕竟是任海济最早的战友,两人相遇的时间比希姆莱还要早。戈培尔很清楚这个年轻的副元首隐藏在微笑下的疯狂,如果没有必要还是不要随意触怒他。在戈培尔看来副元首敢要求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就算最后“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得出了一个并不能让元首完全接受的结论,德国也可以一意孤行,一口咬定就是苏联人干的。管它真相如何,只要将这盆脏水泼到苏联人身上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政治。</p>

特别明一下,与我们现在对“国际红十字会”的认识不同,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只与《日内瓦公约》挂钩。它们只负责战俘。因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能够开展活动以保护和援助战俘。但它为平民所开展的工作,在二战期间是非常有限,甚至是不存在的。</p>

因此一接到德国人送来的,有关苏联人可能大规模屠杀战俘的报告,立刻引起的“国际红十字会”的重视。工作职责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派出了代表团。</p>

“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团的先行人员在戈培尔一行人到达卡特森林的两天后便乘坐德国人为他们提供的专机匆匆赶来。而在等待“国际红十字会”的人赶来卡廷森林的两天内,戈培尔操纵着德国各传媒机构大肆抨击苏联屠杀波兰战俘的消息。同行的各国记者也不停的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写成稿子,发回国内。</p>

由纳粹党控制的“走狗”——《人民观察家报》在第一时间便对卡廷森林挖掘出的500多具波军尸体进行了详细描写,同时附上了大量现场拍摄的照片。迪姆凭借着与希特勒姐的良好关系,成为《人民观察家报》的特遣记者。当他出发的时候还引来报社内一群同僚羡慕与嫉妒的眼神。《人民观察家报》的主编更是一脸阴沉,心情复杂。那个自己当初根本不放在眼中的外来者,恐怕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在希特勒姐的支持下取代自己的位置。</p>

迪姆送回的文字报道与大量照片立刻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人民观察家报》当天的报纸总共用了8个版面来刊登这些报道与照片。尽管在文字报道中出现了大量“可能”,“或许”,“我猜测”这样并不确定的词。但这份报纸依然在德国民众手中疯传,因为迪姆在书写文字内容的时候,引用了大量希特勒姐的话。对于曾一度陷入绝望的德国人民来,元首与副元首更多是通过行动带给他们胜利的荣光,而希特勒姐却是通过言语给予他们生活下去的希望与勇气的人。</p>

德国人的报纸发行没过几天,几乎全欧洲国家的报纸上都出现了有关卡廷森林的报道。当然在重视程度上远比不上德国。有的国家报纸甚至只是略微一提,毕竟在“国际红十字会”的调查结果出来前,除了德国,谁都不愿把话得太满。以免日后一旦出现差错,难以自圆其。</p>

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德国人的报纸居然在英国与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p>

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人向德国政府提出请求,希望德国政府能允许更多美国人前往卡廷森林参与调查,并保证这些美国人的安全。</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