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考官,题目自然是皇帝亲笔所书。</p>
怀恩领命,将写好的题卷双手捧好,走下殿交给本次本次殿试的捧题官鸿胪寺卿。</p>
鸿胪寺卿接到试题后,高举过头,向皇帝行礼退下。</p>
鸿胪寺卿退下,将试题放在了由内阁成员和六部堂官组成的读题官等人面前桌案上,在众人注视下打开试题。</p>
之后,便是三通鼓乐齐鸣。</p>
殿试,正式开始。</p>
殿试是在殿内进行,桌案分列成两排摆好,上面贴着每位考生的名字。</p>
三百考生各就其位,执事宦官便抱来试卷一一分发了下去。</p>
方唐镜拿到试卷,乃是精裱的竹浆雪白宣纸,徐徐展开,有淡淡墨香混着丝丝竹节清香沁入心脾,定睛看向上面的题目,方唐镜大惊!</p>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皇帝出的题目么?</p>
不会是毛弘之类的清流玩什么偷梁换柱的手段偷偷篡改了吧?</p>
老丈人这是吃错了什么药?玩出了如此高难度?</p>
不惊不行啊,方唐镜只觉血涌上头,整个人都不好了……</p>
这题目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好不好?</p>
看起来,老丈人也着着实实想做一回唐太宗一般的人物,博一个“中兴之主”的名头呢!</p>
试卷上面用标准的馆阁体写着考题:</p>
“皇帝制曰:朕御极以来,承祖宗基业之重,无日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p>
今北虏南倭猖獗,万民不安。天灾频频,粮少物减,饿殍及于野,朕夙夜忧叹也。</p>
当此之际,国家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p>
民为国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p>
但欲恤民,又欲瞻军平贼,何道可能两全?</p>
朕虽非尧舜之主,亦思管齐唐宗之治,诸子皆明理晓时,博古资今之士者,朕渴贤久矣。</p>
汝等尽可直陈胸臆,书之于卷,朕亲览之,勿惮勿隐,朝有诤臣,国之幸也。”</p>
这道题目的意思是说,国家军事上的负担太重,百姓负担也重,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大家有什么良策,尽管说出来,朕胸怀很宽大的,必然采纳。</p>
这是试题呢还是罪已诏?</p>
便是连方唐镜这样思想比较前卫的人看了,都是出了一头冷汗。</p>
可以想象得出,这道题目一出,必将天下震动,无数人涕泪横流,感慨苍天开眼,皇帝终于振作,大明中兴有望。</p>
方唐镜震撼过后,陷入了沉思之中。</p>
这道题目,真的是皇帝本意还是什么别的?</p>
按史书记载的成化皇帝性格,决计不会出这样的题目。</p>
但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自己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引起的蝴蝶效应已隐隐有些改变的倾向。别的且先不说,此次殿试的题目就已经与自己印象中的题目完全不同了。</p>
其实会试题目就已经不同了,只不过并没有给方唐镜多大感觉,但这次殿试不一样,题目是成化皇帝自己出的,文为心声,很可能这就是他的心里话呢?</p>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人不是一成不变的。</p>
此时成化皇帝所处的环境已经与史书里截然不同了。</p>
汪直不是原来那个汪直,东厂也被弄倒了,江南工商业渐兴,湖广崛起也提前了许多,北京城内新气象慢慢蔓延,自己又弄出了振兴纺织业的计划,加上近来的炒房大热……</p>
这一切,都给人一种风云际会,蓬勃向上的气势。</p>
加上近来清流对皇帝大加吹捧的中兴气象,老丈人不会头脑一热就玩起了这一出吧?</p>
想想还是很可能的,做皇帝的,谁不想超宗迈祖,一代更胜一代,代代无穷传之万代?</p>
方唐镜抬眼看去,又看到怀恩公公神采奕奕地来回巡视,心中猛地一动,怀恩公公如此神态,此定然是成化皇帝心声无疑!</p>
方唐镜再不迟疑,提笔写下:</p>
“欲求治国之道,必先明亡国之道!</p>
臣观史,唐玄宗,隋炀帝岂是亡国之君乎?</p>
君非甚暗,孤立而扬弊甚多,臣尽营私,结朋党而公忠绝少,亡国之因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