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操顺利结束,全营战士先后回到校场,等最后掉队的那些战士回来,已经是早上六点半。
前后将近一个半小时,来回十公里翻越一座小山,这样的效率并不是很高。
师部长官对此并不满意,大部队虽然都在六点左右就完成了任务指标,但全营成建制到齐,终究还是晚了半个多小时。
副师长贾自温,在师长张自忠不在的情况下,代表师长讲了几句。
倒不至于严厉批评,毕竟都是新兵,还需要适应的过程,大致上说了些勉励战士们积极训练,为有一天上战场做好准备的话。
大道理并没有细说,贾自温也知道弟兄们都已经累坏了,没有过多耽误时间,讲完话就解散了队伍,让弟兄们开饭。
队伍在各连排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解散。
早饭加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七点半部队将再次集合,进行为期半天的文化教导。
三十八师训练新兵提倡的是七分训三分练的宗旨,文化教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占据更大一部分时间。
当然,这只是在新兵的适应期,只有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过后,全营将开赴太行山,到那里去进行更加全面的战术特训。
匆匆吃过早饭后,新兵们正式开始接受军队教育。
所谓的文化教育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并非坐在课堂里听讲。
而是在校场上,集合队伍,一边保持站姿,一边听教导主任讲话。
内容主要讲的是部队军纪、团队荣誉,以及功过赏罚等方面。
这半天时间下来,让新兵们对部队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基本上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讲话,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
倒是每天早上的早操都是变着法的折腾,同样的五公里奔驰,尽挑些崎岖蜿蜒的路跑。
到了下午时间,训练则改为战斗动作,主要以紧急集合、列队,以及前后左右转等基本动作。
因为都是新兵的缘故,单单是前后左右转这一点,就有不少人分不清楚。
而作为惩罚,连排长则会以上午教的文化内容来让新兵们背诵,短短几天下来,新兵们对军纪等各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几天后,新兵们差不多都掌握了基础战斗动作,队伍也越来越像样了。
接下来则开始射击要领的训练,只是很可惜,因为装备有限的缘故,并没有人手一杆枪,而是每个班一杆枪,弟兄们轮流练习。
枪还是些老旧的破枪,各种款式,有老式大枪、老毛瑟等,都是些又长又重的老古董。
连、排长亲自教导班长射击要领,再由班长教给班里的每一名战士。
主要就是拉枪栓,瞄准,连颗子弹都没有。
廖北风所在的三班运气好,领到一杆不能用的汉阳造,轻便易上手。
三班十人里,有一半人都已经在投军之前掌握了射击要领,剩余的五个人也都不傻,很快也都掌握了。
事实上这种事情,即便是傻瓜来了,拉几次枪栓自然而然也就熟能生巧了,根本没什么可学的。
一杆破枪在地鼠和韩大炮五人手中轮流练习。
廖北风和炮楼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他们早就玩腻了,在让他们和别人分着一杆枪,那还不如不要。
至于杨必书和乾坤兄弟俩,则是没那个精力去和其他弟兄们轮用。
反正这枪也没子弹不能打,拿在手上跟烧火棍差不多,没什么可稀罕的。
其他班的新兵则玩的不亦乐乎,一杆杆又长又重的老式大枪,在他们手上都恨不能玩出花来。
结束一天的训练,洗完澡后,廖北风靠在床上休息。
“大哥,这兵当的可真没劲,每天就这几样来回的折腾,连杆像样的枪都没有,还分配不均,这样的队伍哪有战斗力打仗!”炮楼坐在廖北风边上发着牢骚。
“打什么仗啊,你看这部队有一点像要去打仗的样子吗?”廖北风也是憋的发慌。
投军已经有几天时间了,除了早操的奔袭,每天不是立正就是报数,再不然就是听教导员讲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