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极品世家>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仙女(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仙女(5)(1 / 2)

 确实情况也正如仙女所愿,因特的要价不算太高,仅仅1100亿元而已,这个价位真的不算太高,虽然还是高了一点儿,原因是账面资金仅仅只有473亿元,可是债务太高了一点儿。仙女收购公司,第一看的就是对方的债务,因为别的公司可以赖帐,但是她不能赖帐;第二要看账面资金,这关系到该公司能否拥有谈判本钱,从这两方面来看,卡罗公司都让人直摇头,债务太高了,合计达600亿元,更重要的是账面资金太少了。这就是说,“收购了也不见得落好”,债务越高风险就越大;另一方面,公司留在因特尔手中,同样比较担风险,其总部需要预备资金防备债务风险。对于一家债务远远高于储备资金的公司,在现今情况下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连总部都要预留资金防备债务危机出现,何况如今印度的经济还在下滑,欠款虽有1000多亿元,却有100多亿元成了死帐,其他的回收也比较困难,所以谈判人员咬定了800亿元不松口,任得因特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p>

双方的谈判接触从37年5月份开始,那时候卡罗的账面资金还有600亿元,几个月下来,账面资金减少了不少,欠款却一分钱也没有收回来,反倒是增加了30亿的死帐,双方就此泡起了蘑菇。仙女的价位是升一点,停一会儿,再停一会儿,再升一点儿,逼迫对手不断的降价,比如说在九月份时,因特的报价已经下降到了900亿元。这一次因特的降价幅度比较大,因为情报显示,仙女与德奇的谈判获得了重大突破,很可签约的可能,这才下了重大决心,便宜了仙女,准备扯旗走人。于是,在9月12日的时候,印度的一些媒体开始大肆渲染仙女和因特的这笔交易,“因特走人,仙女进入”,这是两个世界重量级对手的轮次交换,因特是世界原老大,如今是世界第三,而仙女是原世界第三,现如今排名第一,这中间的对比关系自然引起人们的幻想。</p>

数字是非常奇妙的东西,也是非常能引起人遐想的东西,这说明了什么,印度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日益严重的印度经济增添一份小小的新闻话题。在这次谈判中,双方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欠款问题,因特认为仙女能够收回400亿元的欠款,但是仙女认为至多能够收回200亿元,对于这一点儿,因特极为被动,因为他们并不能保证突破250亿元;虽然仙女的某个能力让人吃惊,但是人家死活不承认,谁也没有办法。其实双方都明白,如果能够大部分回收欠款,仙女的亏损肯定不会多,而如果收不回来,那就会立刻亏损,只是这是和公司的能力直接有关的,和风险直接挂钩,最后某方只好吃了哑巴亏。</p>

到了38年,仙女继续实施产业收购,3月4日收购了西蒙公司的原资产3400亿元、而今资产只有900亿元的新材料公司,但是仅仅支付了600亿元,截留了321亿元帐面资金中的61亿元,同时接手了1000亿元的欠款和500亿元的债务;7月7日又出资500亿元,收购了山崎公司旗下的原资产4000亿元的静田公司,该公司如今资产1100亿元,不管在经济危机前还在当时,都是印度境内的大公司,不知死活的仙女把她也拉了进来,该公司的债务高达500亿元,可是欠款更是高达1200亿元,只是被卷走了670亿元帐面现金,当然也留下了近60亿元当作流动资金。这些公司在谁手中,对于印度政府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是仙女更愿意支持政府的工作而已,但是对各家公司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尤其是日本的公司,几乎每家公司的账面资金都有数百亿元,能够成功逃走是非常幸运的。虽然印度的经济在38年初停止了下滑,但是各大公司还是争相逃离,不知道是悲哀还是该高兴,反正仙女是赚了个大光头。</p>

自从收购了静田公司之后,仙女就没有再进行国际公司的收购了,因为她已经建立起来了印度产业布局!经过近两年的收购活动,先后出资1600亿元,并注资100亿元收购了两家电子公司,资产达到了2350亿元,而在经济危机以前达到了9000多亿元,成为印度本土最大的行业公司之一;又出资1800亿元,注资200亿元,收购了三家新材料公司,如今资产也达到了2200亿元,而在经济危机以前超过了一万亿元;出资1800亿元,收购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并控股了一家,资产也超过了2000亿元,控制的经济危机前资产达到了8000多亿元。除去美信公司之外,总共接手了2500亿元的债务和4900亿元的欠款,其中300多亿元已经成为死帐,成为印度境内除去政府之外最有实力的产业组合。</p>

虽然世界各大公司以及经济学家们不看好印度市场的“短期”前景,但是大家一致对仙女的“远见”深表佩服,在总数的4900亿元的欠款中,除去已经成为死帐的那些,和后来成为死帐的400亿元,一共收回了3050亿元,签订了1150亿元的延期支付协议,整个欠款一共收回了4100亿元,这使得她在支付了债务之后,仅在经济危机期间就存留了五百多亿元的账面资金,加上先期投入的和截留的资金,印度产业的账面资金达到了一千多亿元,直接盘活了这些产业,减轻了公司总部的压力,不再依赖中国境内公司,仅此一点儿,就让各大公司非常羡慕甚至妒忌!</p>

如果仙女仅仅收购国际公司放弃的那些产业,那么她还不算完全进入印度人的生活,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印度经济复苏的进程,也不能够换取巨额的经济利益,更不能充分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问题是她确确实实的融入了印度人的生活,如果说投资印度地产,并出人意料的稳定了印度社会形势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投资,则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地产租给无家可归的失业人员无偿使用,至少使数百万的家庭稳定下来,而仙女投资印度铁路公司和银行,则从更广阔的层面上刺激了印度经济的复苏!到了37年初,世界经济已经大体上停止了下滑,并且略有回升,欧洲市场领头,北美和远东紧随其后,全球的主要经济强国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最困难的时期,这些主要经济体的恢复,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从这一点儿来看,世界各大公司的选择非常正确,也非常准确地看准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正确形势!更让他们说准的是印度的经济还是“一团糟”,看不见黎明何时到来,整个一年内,还有失业人员不断的住进仙女的“免费旅馆”,经济指数更是持续下滑,即使到了38年初,也只有印度的官方评论说“经济开始复苏”,这一点儿,世界各大评论机构不予反驳,不过,大家有个几乎一致的认识,那就是印度的经济停止了大的下滑,但是没有一个评论机构相信印度经济开始复苏!别国的经济是停止下滑后就小幅度回升,开始复苏,而印度则是停止下滑后,还要进行准备复苏。因此,在这期间,各大公司依然在抓紧时间逃离,因为大家知道印度经济慢热的一贯作为,说不定还要在小幅震荡中停留多少年呢!事实上,印度的经济形势确实是非常严峻,经济停止了下滑,是因为能缩水的已经基本上都缩水了,剩下的即使再缩水也缩不下去了,整个社会,一点儿活力都没有,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因素严重缺乏,交通陷于停顿状态,银行疲惫不堪……仅仙女就从银行手中接过了400亿元的地产。</p>

对仙女来说,生产出来的产品运不出去是不行的,虽然市场很小,但是总得一点儿一点儿的向外销售,印度人没钱,她可以贷款让他们消费,任何产品都可以分期付款,这总行吧!但是,运输部门早就不行了,本来已经在超负荷运转,效益不好,如今经济危机时期,干脆停止下来,尤其是急需的铁路运输,也运转不起来,“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车开不起来,怎能带动经济复苏!自从大规模进入印度以来,工作人员们就深有体会,印度和中国一样,交通依赖铁路周转,但是铁路公司债台高筑,运转不灵,一直只是小规模运输,货站上还不时地积压本已非常稀少的货物,而由于货运和客运太少,为了维持成本,铁路公司只好提高运输费率,这更加限制了运输的使用。对于这个问题,印度政府也很为难,但是政府没有钱来扶持这家国有的大公司,于是仙女就自告奋勇,李梦泽拍拍胸脯说“我来开火车”,于是和印度斯坦铁路公司开始了艰苦的谈判。印度斯坦铁路公司要钱,而仙女要股份,这是双方的统一点,可是付多少钱,给多少股份,彼此争执不下,从8月份谈到9月份,再从9月份,谈到10月份,最后双方各退半步,终于在10月份达成了协议,并在10月13日签订了正式合同,仙女的签字人员依次为蒋百年、李义康等李家兄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合同规定,仙女公司分三批注入斯坦铁路公司2000亿元,在10月13日注入850亿元,在第二年4月份注入500亿元,其余的资金在10月份也就是拄资一年后注入,并占有该公司40%的股份。</p>

这份合同的签订以及资金的按期到位,首先缓解了该铁路公司沉重的债务压力,增强了运营能力,为整个印度的运输周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经济恢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收购该公司的股份,仙女成功的进入了印度最重要的交通系统,更为重要的是,继地产之后在另一个重要行业对普通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性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仙女进入印度铁路公司是在进入地产稍后,却几乎同时完成的,两方面夹击之下,极大的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复苏,到38年11月份,停滞了近10个月的经济开始回升,并远远超过了经济专家们的预料,也就是说,在世界经济整体开始上涨的18个月之后,世界经济的老大难也开始了复苏。</p>

</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