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p>
“李大人!”</p>
“李大人!”</p>
三声突兀高喝,令大理寺卿李仕鲁一笔写错,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p>
君子读书,养君子气!</p>
君子之风,就是养君子气而来!</p>
而君子养气,最忌讳的便是心绪浮躁,躁生浮华,躁动而乱!</p>
眼瞅着一副尚未临摹好的字帖变废,即便是养气功夫深厚的李仕鲁也忍不住有些冒火,怒气冲冲地推门而出,准备教训一下出言之人。</p>
但当他看清来人之后,却是忘记了愤怒,满脸的错愕不解。</p>
来人并非只有一人,而是二十几人,密密麻麻地站在院落之中,为首者正是快口御史韩宜可、刑部主事邓文铿、大理寺少卿陈汶辉三人!</p>
三人此刻尽皆面色红润,意气风发,望向李仕鲁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激动之色。</p>
韩宜可上前一步,高声喝道:“李大人,成了!皇上同意将燕王朱棣交由三司会审了!”</p>
“什么?此言当真?”</p>
李仕鲁闻言一愣,颤巍巍地大喝道,整个人竟有些不知所措。</p>
“当真!”</p>
“燕王已下刑部大狱!”</p>
“皇上钦定,明日会审!”</p>
“大人,我们成功了!”</p>
成功了!</p>
李仕鲁颤巍巍地伸出了手,却又下意识地缩了回去,害怕这只是一个梦境,苍老如橘的面孔之上,罕见地浮出了激动之色!</p>
真的成功了!</p>
燕王朱棣,三司会审!</p>
这是自“封王战役”以来,言官取得的最大成就!</p>
洪武三年,皇上逆势而行,大肆分封诸王,天下文人为之惊怒!</p>
时有国子监生叶伯巨授官平遥县训导,以儒生身份上《奉诏陈言疏》,称天下可患者三事!</p>
分封太侈也!</p>
用刑太繁也!</p>
求治太速也!</p>
针砭时弊,直击要害,一针见血!</p>
但是,颇有文名的叶伯巨,这满腔忠贞换来的却是长达数年的牢狱之灾,即便在满朝士卿的极力保护下,却还是被关在刑部监狱,在受尽了折磨虐待之后,最终被活活饿死!</p>
叶伯巨死后,无人再敢就封王之事上书谏言,皇上亲口所谓“广开言路、指点得失”沦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p>
自那以后,言官沦为流俗,谏官选择自保!</p>
封王战役,如叶伯巨一般慷慨陈词,犯颜直谏的肱骨贤臣不在少数,最终竟是无一人得以善了!</p>
立国初年,这方朝堂之上,士卿大夫大抵可分为两类!</p>
一类是如李善长、汤友恭等热衷权势的政客,为官之道在于权谋!</p>
而另外一类,则是刘伯温、叶伯巨等一心为国的热血书生,为官之道在于家国!</p>
</p>
毕竟在当今皇上那捉摸不定的暴虐秉性下,能够咬牙坚持至今的文人,不是有所求,便是有所谋!</p>
求的是修身、齐家,谋的是治国、平天下!</p>
洪武八年,诚意伯刘基刘伯温骤然病逝,朝廷痛失忠良,言官痛失领袖!</p>
直到今岁,直到此刻,直到如今!</p>
皇上废除谏院御史台,改立都察院,设立三司会审!</p>
而燕王朱棣,滥杀无辜,已下刑部大狱,即将接受三司会审!</p>
如此一来,大明司法,即将得到高度健全!</p>
“好!好啊!”</p>
“皇上,圣明!”</p>
“诸君,共勉!”</p>
李仕鲁郑重地向众人行了一礼,众人随即自发地还了一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