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又是半个小时。六千名工兵只有三千多人仓皇逃出山谷,费舍尔派去的三个机步团,也报销了两千多人和一百多部车辆。装甲兵们乱放了一阵炮弹,也被后撤中的工兵和机步兵拥挤着,只能后撤到远离山谷的开阔地带。</p>
敌人跑了,霍雷夫曼却不追。他看着盟军士兵全部撤丘陵地带后,马上下达新的指令:全体后撤、离开丘陵地区、向北方全速撤退……</p>
刚刚打了胜仗,为什么后撤呢?这就是霍雷夫曼在安西学到的游击战与山地战精髓,当初几位安西名将上课时,给他们讲的很明白:敌人一旦失败,必然会疯狂的报复。大智者败敌既撤,不做困兽斗。不争一时之强,才能寻机取得最终胜利。</p>
事实证明,安西名将们从唐朝那里学来和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绝对是正确的。</p>
霍雷夫曼刚刚带着两千四百多骑兵撤出拉毛雷山谷地区,原本进入到山体中的大部分侦察兵和空降兵也撤出了工事、回到了开阔地带。</p>
只有几百个侦察兵深入太远、且正在与奥地利人在工事中激战。费舍尔不希望让奥地利人的骑兵跑掉,所以立即下令新一轮的立体式地毯轰炸开始。</p>
可惜,费舍尔没有想到,唐朝在给高级将官班授课时,从来不讲霍雷夫曼他们学到的那样初级入门课程。安西本国进入到高级班的学生,早都在实战中和传帮带过程中。有了霍雷夫曼一般的经验。</p>
费舍尔没有类似的是实战经验,更没有机会接受安西共和军中那种传帮带的传授。所有他只能是又扔出了几十吨弹药后,才发现丘陵地带里早没了奥地利骑兵的踪影。</p>
他扔出去的炮弹,只是让丘陵中一些在前两轮轰炸中被炸得粉脆的山体坍塌下去、露出了山体内暗藏的工事通道、再无收获……</p>
费舍尔以轰炸覆盖一结束,他将重新整合起来的四千三百名工兵再次派进山谷中去。本以为,还是那些骑兵来进攻,所以费舍尔只调动了机械步兵中的步兵车。连通一千五百名机枪手、七百五十名神枪手和七百五十名观察手负责给工兵担任警戒。</p>
他以为,你拿骑兵跟老子玩闪电袭击战术。我就拿步兵车给你在外围先设上一道钢铁防线,你总该不会那么轻易地让战马踏过连成片的大铁壳子来杀我的工兵了吧?行,即使你能突破步兵车防线。我再给你加上一道机枪防线和一道神枪手防线……</p>
这一次费舍尔想的不错。事实上第三次两军对抗开始的前半个小时内,霍雷夫曼的骑兵部队再次对进入丘陵地带中工兵们发起冲锋时,确实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半个小时中,奥地利骑兵有八百多人阵亡在冲锋的路上。却只换回了六百多英法联军的牺牲。</p>
好哇!你给我玩铁甲防线加上重火力和狙击手防线。那我不跟你玩、找个能跟你玩的吧!</p>
吃了亏的霍雷夫曼。眼看着自己的队伍损失越来越大,立即下令全军沿着山坡向丘陵地带腹地退缩。边退缩,边不断继续对盟军地防线展开引诱式回旋攻击。吸引着盟军步兵车和机枪手们追赶。</p>
盟军不知是计,看着奥地利骑兵去而复返、再跑开又再折返,不断往复着攻击顿时全都恼火。负责带领步兵车的一个上校,怒发冲冠地发令:抽调一半战车去追击那些个该死的奥地利骑兵。</p>
他不追还好,一追可就上当了。步兵车刚调走一半去追奥地利骑兵,山体中许多隐藏着、仍未被炮轰掀开的暗藏工事内,便对着正在排雷的工兵打出了一串串黑枪。</p>
追赶骑兵的四百多辆步兵车,刚冲入拉毛雷丘陵最靠近北方出口处的一个山谷地带。突然之间,海拔最多百十来米高的四周山上冒出了身上披着草帘子、树枝子等隐蔽罩物的多查斯塔尼所部两千四百多辆丛林豹装甲车,便对盟军的步兵车劈头盖脸扔下了一阵骤如风、密如雨的炮弹。</p>
步兵车对抗丛林豹一类的装甲车,而且装甲车是高处俯射、步兵车只能仰射。战斗一打响,带领着盟军这个四百多辆步兵车的法军中校就意识到他和他的部队,注定将要遭受灭顶之灾一般的严重打击和惨重失败。</p>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小时,当盟军中校带着残余地一百多辆步兵车边打边退、重新与大部队会合后。费舍尔彻底愤怒了,他的三百二十一辆步兵车,居然连一辆敌人的装甲车都没换回来,就那样白白的牺牲不说,还付出了九百多人的阵亡损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