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强明> 第四百二十二章 厦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二章 厦门(2 / 2)

战况不容乐观。关肖仓皱了一下眉头:虽然在荡子口一战,消灭了郑家两千余人马,但随后郑家再次增兵,郑芝凤的兵力又达到一万余,目前正在整顿兵马,准备再次进攻荡子口,虽然上次偶然小捷,但这次职下实在是没有办法抵挡。若非武烈伯来了,以我厦门的力量来说,恐怕坚持不了多少时候。</p>

丁云毅微微点头,忽然问道:本镇心里有个不解之处。厦门隶属于泉州节制,郑芝龙在这里的势力也很大,郑芝龙既然反了,只需一声令下即可,为何他还要如此劳师动众,以武力夺取厦门那</p>

总镇对我厦门情况有所不知。关肖仓接口说道:不错,厦门归泉州节制,郑芝龙在这里的势力也的确很大,但我厦门知州陆溪员陆大人,为人刚正不阿,从来都不畏惧郑芝龙的势力,甚至多次与郑芝龙发生正面冲突,有几次郑芝龙甚至拔刀威胁,陆大人也不肯退让半步,郑芝龙敬畏他的名声,虽然心中愤恨,但到底还是不敢如何。这一次郑芝龙既然反了,知道陆大人必然不肯从贼。他除了以武力夺取没有别的办法。</p>

丁云毅哦了一声,又听关肖仓说道:而且此次也多亏了陆大人jg醒得早,否则只怕厦门早已不是朝廷的厦门了。</p>

哦这话怎么说丁云毅有了几分好奇。</p>

关肖仓恭恭敬敬地道:本来此次郑芝凤领兵前来,说是绕道,我们谁也没有想到郑芝龙居然会谋反了,但陆大人一听便觉得不对。郑家从来只在海上横行,这次如何兴师动众。以万余步卒要绕道厦门他便派出大量探子打探,探子回报,郑家军全部携带兵器。甚至还有攻城用的器械,陆大人一听之下便说,郑芝龙必定已经反了好一个陆知州。好一个陆大人丁云毅听了赞叹不已:一会去把陆大人请来,本镇要好好的嘉奖他。</p>

是,职下先在这里代陆大人谢过了......关肖仓接了声。</p>

丁云毅笑了下:既然本镇亲率虎贲卫来了,下面的战斗便交给我们吧。关游击,我现在委任你为全军先导,你对这里情况熟悉,带着我的部下们去战场上看一下吧。</p>

关肖仓应了下来,带着皇甫云杰等人离开。</p>

丁云毅心里还在想着那个陆溪员,吩咐人把他请到这里来,一见。是个四十来岁清瘦的官员。丁云毅对他心中敬重,一见面丝毫没有端起武烈伯的架子:陆大人,辛苦了。若非陆大人机jg干练,这厦门,怕是已经落到郑芝龙的手里了。</p>

不敢当武烈伯如此夸奖。陆溪员急忙道:这本是下官的分内之事。</p>

丁云毅点了点头:走。陆大人,我在福建的时间也算长了,但却是第一次来厦门,烦请陆大人陪我在厦门到处走走。</p>

厦门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称鹭岛。晋太康三年析晋安县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六百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唐贞元十九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王cháo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cháo和闽国治地,历时六十一年。王cháo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p>

洪武二十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p>

这厦门可是个好地方那。陆溪员的话中充满了骄傲:厦门湾位于泉州漳州二府交界之处,其周边是分别隶属于二州的晋江同安龙溪海澄诸县。我大明立国以来,厦门湾成为对外贸易的热点地区,在其北端,有隶属于泉州晋江县的安平港;在厦门湾南部的九龙江口,有隶属于漳州府海澄县的月港;二港的兴盛为厦门港的崛起打下了基础。宋元时期福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在泉州湾的泉州城。我大明实行海禁以后,泉州港的海外贸易ri渐寥落,泉州市舶司最终迁到福州。不过,以漳州人为核心的走私贸易,却在厦门湾的月港发展起来,最后扩展到周边区域陆溪员停顿了下又说道:月港是九龙江入海口处的一个港口,发源于博平岭山脉的九龙江直泻而下,在漳州龙溪县与海澄县境注入厦门湾,宣德年间月港已是南方一个有名的市镇。佛郎机人人来到东方以后,月港附近海面成为双方交易的一个中心,仅佛郎机的商船就有十三艘,可见何等规模。</p>

丁云毅点了点头:我大明倭寇之乱的时候,这里有没有遭到过破坏</p>

有。陆溪员接口道:倭寇发生的十多年里,月港受到较大的破坏。但倭寇平息后,月港又很快恢复起来 在我大明沿海因倭寇活动而纷纷实行闭关政策的同时,月港成为大明唯一允许民众赴海外经商的市镇,当地商业进一步发展。当时的海澄成为商人汇集的中心,各地的商人都到海澄来采购海外输入的各种商品。除此之外,海澄还是大明商品输出的中心,来自吴越的商人每每将江南等地的商品带到海澄。商贾来吴会之遥,货物萃华夏之美。珠玑象犀,家阗而户溢。鱼盐粟米,泉涌而川流。甚至一些海盗商人也以海澄为其向海外输出商品的主要港口哦,还有海贼前来丁云毅大是好奇。</p>

正是。陆溪员点头道:比如海贼欧辛与巨寇洪贵等纠闽贼四十二人,驾船列械,劫柴客之船,掠泉商之货,至福州港口,则并越人之船货而有之。绍商黄敬山等被捆丢舱,搬抢糖货。群盗分碂,复回海澄。而泛船开洋,径向ri本者,盖二十有八人焉......可见,想从海澄北上ri本出售货物的海贼和商人不在少数说到这,陆溪员朝前面指了指:厦门湾除了北侧的安海港与南侧的月港之外,其主体还是厦门岛与金门岛,厦门与金门二岛的岛岛上有山有水,可以用来种植的良田无数。自从唐宋以来,这些海岛上已经有人定居。八闽通志记载明代中期的厦门湾诸岛为丙洲屿 , 在仁德里十一都,居民二千余家。嘉禾屿在嘉禾里二十二都,延袤五十余里,居民二千余家。古浪屿在嘉禾里二十四都,居民二千余家 ,洪武间尝徙其居民,成化六年仍复其旧他的确是个干吏,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p>

方才所述的丙洲屿,位于厦门与同安之间,是厦门到同安的必经之处,岛上居民众多。作为海港的主要是嘉禾屿古浪屿,嘉禾屿即为厦门岛;再次,古浪屿,是厦门边上的一个小岛,早在大明立国初期,岛上即有二千多户居民。复次,浯洲屿,即为金门岛也,这是一个以出产鱼盐而出名的地方,早在洪武年间,也有了二千户人家。金厦二岛地处海边,风沙极大,尤其是金门岛,凛冽的海风每每掀起沙尘向内地推进,不断吞噬良田。至于厦门岛,虽可种水稻,但因淡水供应有限,岛民多以渔业为生。金门与厦门之间的厦门湾是一个优良海港......</p>

最快更新,请收藏。</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