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强明> 第四百三十四章 流寇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四章 流寇再起(2 / 2)

杨嗣昌进宫向皇帝辞行。皇帝特别关照光禄寺在平台设宴,为他饯行。崇祯亲自为他斟酒,命左右大臣向他敬酒三巡。随后,在音乐伴奏声中。崇祯从太监手中取出他亲笔所写的七言诗。说:辅臣督师,事不常有,今写数字赐卿。</p>

杨嗣昌跪下接过。朗诵道: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p>

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崇祯听他念罢。笑道:朕为卿赠行。他的这首诗巧妙地借用典故,盐梅源于尚书,用来赞美为国效力的宰相;细柳营借用汉文帝时的将军周亚夫的典故,比喻军纪严明,把他对杨嗣昌的倚重心情流露得恰到好处,预祝这位盐梅上将督师辅臣马到成功。杨嗣昌心cháo起伏,激动不已,边哭边拜。</p>

</p>

盐梅今暂作干城,杨嗣昌肩负皇帝的重托。踏上督师的征途,抵达襄阳,进入原先熊文灿的行辕。随即举行誓师典礼。总督太监刘元斌湖广巡抚方孔燳总兵左良玉陈洪范等出席。杨嗣昌传达皇帝的谕旨,告诫将士:身受国恩。担当灭贼,诛赏必行。杨嗣昌素有口才,加上督师辅臣与御赐尚方宝剑的威严,令与会者大惊失sè。会上杨嗣昌宣布了各地守将的职责,四面围剿张献忠。</p>

杨嗣昌对左良玉寄予厚望,看作一张王牌,在离京前已经向皇帝提出加封他为平贼将军,十月初五ri再次上疏重申此事,请求把平贼将军印颁发给左良玉,使他得以挂印行事,统一指挥各部。</p>

左良玉果然没有让杨嗣昌失望,在四川太平县的玛瑙山打了一个大胜仗。张献忠落荒而逃,遁入兴安平利山中。左良玉乘胜追击,歼灭他的jg锐部队三千五百人,其中包括大头目扫地王曹威前营将领白虎宗霍中营将领邓天王张守安等,生擒张献忠的妻妾高氏敖氏与军师潘独鳌等,缴获张献忠金印一枚张献忠使用的镂金龙棒一根镀金大刀一柄。</p>

崇祯接到杨嗣昌的报告,对这位督师辅臣初战告捷非常高兴,立即召见刚刚由宣大总督提升为兵部尚书的陈新甲,要他嘉奖前方将领,并且特地拨发白银五万两锦帛一千匹犒赏三军将士。为了奖励此次玛瑙山大捷的头号功臣左良玉,他决定赐予他太子少保荣誉头衔。他似乎意犹未尽,又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督师辅臣杨嗣昌发去亲笔手谕,赏赐给他内库银一万两斗牛服一袭鞍马二份,还特别抒发了离别之后对他的思念之情:</p>

卿自昨年九月初六ri辞朝至今,半载有余矣无ri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p>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杨嗣昌的特殊感情,连须发尽白这类细节,也挂念在心。令杨嗣昌感动不已,如不拼死在疆场,将无以为报了。</p>

杨嗣昌无论如何没有料到,玛瑙山大捷之后,他再也没有打过像样的胜仗。原因当然很复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这位督师辅臣竟然成为矛盾的焦点,与下属以及封疆大吏的关系没有协调好。最为失策的是,与英勇善战的左良玉关系搞僵。</p>

张献忠在玛瑙山落荒而逃时,左良玉在后面紧追不舍,情急之际,张献忠心生一计,派亲信马元利带了礼物去游说左良玉,劝他不必苦苦相逼,离间他和杨嗣昌的关系。对他说:杨阁部之所以看重你,是因为有张献忠存在,你为什么不好好想一想,你一向听任部下肆意抢掠,杨阁部对你有所猜疑,如果张献忠不存在了,那么你的死期也不远了。这些话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左良玉听得心动,就网开一面,故意放张献忠率领残部逃去,使得他有时间在山中招集溃散士兵,重整旗鼓。左良玉在竹山一带作壁上观,按兵不动,向杨嗣昌佯称有病,不便行军。</p>

左良玉在竹山托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杨阁部对他将信将疑,令他失望。杨嗣昌原先积极向皇帝保荐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后来看到左良玉飞扬跋扈,难以控制,而陕西将领贺人龙也是骁勇善战的帅才,于是向兵部尚书陈新甲提议,用贺人龙代替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很快,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杨嗣昌却反悔了,他唯恐此举引起左良玉反感,何况贺人龙的兵力与战绩都无法与左良玉相比,很难取而代之。于是向皇帝请求收回成命,仍用左良玉为平贼将军。如此优柔寡断,出尔反尔,结果两面不讨好,失去了左贺两员大帅的信赖。</p>

左良玉因为平贼将军印被夺,感到惭愧;贺人龙因为平贼将军印得而复失,感到不满怨恨。此后,两人互相推诿,不再深入前线,以致张献忠得以重整旗鼓,都是杨嗣昌失去二帅之心导致的结果。</p>

杨嗣昌明知左良玉托病,却不得不写信去慰问,对他的消极态度表示理解。他在信中说:张献忠在深山峭壁之间,插翅难逃,将军如果严督穷搜,断然可以活捉。然而你却引兵退回,为什么我想大概是荒山峻岭之中断了粮饷,大兵难以驻扎,将军不得已而出此下策。这就为他的退兵留下体面的台阶。但是,关于平贼将军的出尔反尔,难以自圆其说,只好挖空心思加以掩饰,把责任推到兵部,说:兵部文件用贺人龙代替你为平贼将军,我已经上疏制止了,不久一定可以得到皇帝谕旨,平贼将军非你莫属。</p>

左良玉对杨阁部的这种诡辩根本不信,因为贺人龙早就把真相告诉了他:杨嗣昌曾私下许诺,由贺代替左为平贼将军,又反悔食言,谎称以后再议。使得贺人龙大为恼怒,把经过向左良玉和盘托出。</p>

因此,杨嗣昌再三解释也无济于事。只得用皇帝来压他:张献忠想进入四川,这正是你报答皇恩之时。但是,左良玉不为所动,依然在竹山高卧,不肯进山搜剿。</p>

对杨阁部怨恨之极的贺人龙也在消极观望。各省总督巡抚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想乘机从围剿中抽身。杨嗣昌事先传达皇帝的圣旨:命令陕西总督郑崇俭和他手下的副总兵贺人龙李国奇,留蜀协剿。郑崇俭阳奉y违,写信给杨嗣昌,声称:他率领陕西军队,与左良玉派来的偏将在太平县境内得不到粮饷接济,只得按兵不动。气得杨嗣昌无话可说,责问四川巡抚邵捷chun:太平县在你的管辖范围之内,事先早已提醒你措办粮饷,居然置若罔闻,左良玉郑崇俭都以无粮为借口而退兵。</p>

费尽心力围剿的流寇,如果因此而脱逃,你如何为自己解释</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