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在江苏的胜利让孙中山兴奋不已,但他也很快冷与江苏比起来,这里的形势实在是太糟糕了,和自己一起到香港来的不足百人,败走的路上丢弃了相当的军火,现在连一人一条步枪都凑不齐,还有些人去了广西,现在也是前途未卜。他自然是想在南边能有所作为,不过平眼下的力量似乎还很不够。
与孙中山不同,孙科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毕竟还是小孩子,对那些大事还懂得不多,有的只是革命的热情。
秋瑾并没注意到孙中山为难的表情,还在顾自说着她自己也并不是很了解的革命形势。
“要是能再多些人手就好了,当然,军火也是个大问题。”说道这里,孙中山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他是同盟会的总理,这种时候说这种丧气话真是不应该,不过他也没有办法,事实毕竟是事实。
“我听说不是有一批军火运到香港来了吗?”早在广州起义前,孙中山便从法国订购了一批军火,主要是步枪和子弹,运输船原本应该是走苏伊士运河的,可不知为什么却偏偏绕道好望角,结果这批军火运到香港时广州起义已经失败了。
“的确是有这批军火,不过被港英政府扣下了,说什么要保持局外中立。”说道这里,连一向对英国人相当崇敬的孙中山也不由得愤愤不平。
秋瑾先是一惊,很快便明白了——英国人对于中国革命是否成功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当然。一向听话的清政府地面子也不能一点儿不给。不过她很快就有了主意,张文英不是已经和英国人谈判了吗?
“总理不妨先去联络同志,这里怎么说也是香港。量满清政府地走狗也不会再这边太放肆,军火的事情我在去想办法。”
秋瑾说完,便起身告辞了……
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也到香港来了。
北洋三杰中尤以王士珍地调度才干最高,现在把他调到广东来做提督,他自己也知道,这是老佛爷要分化北洋。段瑞与冯国璋两人素来不和,他在中间一直当和事佬。现在段瑞去了两江,冯国璋去了湖广,自己来了两广,袁大帅也被调到了中央,李中堂还在的时候朝廷就信不过北洋,现在依旧是如此。
说起来自己这个提督不过是光杆司令,广东的军政大权都被岑春煊牢牢的抓在手里。自己完全插不上话。当然,王士珍没打算让自己就这么闲着,他来了香港。在他看来,那些逃往广西的国革命党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岑春愿意去剿就让他去剿好了。革命党地头目据说去了香港,斩草除根这才是关键。尽管王士珍自己也知道他去了也未必就能抓到孙中山,不过尽一份心也是好的,更重要的是眼下的局势远在北京的袁世凯已经看的很清楚了,日本人和俄国人都不大靠得住,英国人的态度也很暧昧,最后恐怕还是要靠北洋自己,既然如此,粮饷军火之类就要尽早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