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地局势看来是越来越紧张了。也许会有什么事便在这几年内生,列强至少暂时是没有什么精力处理远东的事务。这正可说是天赐良机,我们正应该趁此时抓紧建设,否则后悔晚矣。状元公这次去海外,便是要去与列强达成共识,为我们的展创造更好机遇,在日本的时候状元公便说了,当他回来时便是该出手地时候了。”
“这么说来载之同志早已有了全盘的计划。”孙中山关切的问道。
张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孙中山的一颗心这才放下,可同样的话听在另外三个人耳朵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之前张静江曾向这些江浙商人的头面人物透漏过,张文英有计划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支持国内的商家,不过还没有最后确定对象,现在听到他回国后便立刻准备动手,显然已是有了主意,他本人的雄厚资本就不提了,当初地金山银山大家都是见过的,何况他背后还有德皇威廉二世,谁看了不眼红。
“我们现在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事情还是有很多要做的,不过事情总还是要一件一件慢慢来的,毕竟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其实很多事情部里已经正在做了,筹建大型丝厂便是前中之一,之后还有面粉厂,棉麻纺织厂等等要做的。”
“张总长,你说的这些好像都是轻工业地厂子吧,我们现在谈地可是重工业。”一直没开口的张石铭这时开口了,这些企业他都是熟门熟路,加上张静江的关系,他都是有参股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没人才,没技术,重工业不是说建就能建地,说起来我们现在还差一个人。”
人异口同声道。
“盛宣怀。”张慢条斯理地说出一个人名。满清政府虽然垮了,不过从前那些官办的重工业厂子还掌握在盛宣怀手中,革命开始到现在他一直在天津坐镇,既没有去北京向清廷表示效忠,更没有追随清廷退出关外,但他同时也没有到上海找张文英攀关系,更没有理会南京地临时政府,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想怎么样,大家都清楚,在中国他还真的是个了不起的重要人物,离开他重工业的建设只怕要向后退上好几年,毕竟中国仅有的一点儿重工业底子都在他手中。说道这里,孙中山似乎明白张文英所说的康采恩是干什么的了,说白了便是成立一家或多家资本雄厚的公司,将前清办的那些重工业企业从现在的所有人那里收购过来,通过技术升级和改造,然后一直为基础建设其他工厂,新成立的公司可以什么都不干,只要能牢牢控制住工厂的股权就可以了,办法自然是好的,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把握说服这些商家参与,亦或是张文英认为自己的实力便已经足够了。
送走了张等人,孙中山接见了黄浦军校一期的优秀学员,果然各个精干,听陈其美讲,这些人将去美国与张文英会合,接着便会去德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