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愿做强国一小民> 第十二卷世界大战 第六章 老战士的野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卷世界大战 第六章 老战士的野望(1 / 1)

 训从中国的云南和广西再往南走,就是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瞧叽挂邓里正有一位老人,随时对中国虎视枕眈。

法国的殖民总督约瑟夫西蒙加利埃尼”蝴年出生于上加龙省的圣比特,后就读于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年轻是他参加过普法战争,当然,在那次失败的战争中他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战绩,倒是之后的一系列殖民战争使他声名大噪,还获得了“马达加斯加的征服者。这一称号。在州1年竞争法军总司令的角逐中,加利埃尼因年老体弱败给了约瑟夫霞飞。却被派来了印度支那,在原本的历史中,一年前他便应该因疾病死去。不过或许是印度支那的气候起了作用。又或者是因为远离了巴黎,少了许多的争权夺利与是是非非,总之他现在还活着,而且获得相当硬朗。甚至比几年前还要健康。

加利埃尼已经快七十岁了,与现任的法军总司令霞飞的关系一向就不好,之前竞争法军总司令失败更是让他憋了一肚子火,在他看来,霞飞虽然比自己年轻一些,却是那种思想陈腐到可以进博物馆的家伙,都已经二十世纪了却还死抱着一百年前拿破仑时代的经验不放,马恩河战役的胜利为霞飞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但之前一系列边境战役的失败又该由谁来负责呢?那些战役中哪怕取得一场胜利,法军又何至于到了马恩河附近才挡住德军的进攻?要知道德国的进攻部队加起来也只有旺个。师,法国就有钙个师,荷兰也有个师,比利时经过扩军后是口个师,最少的英国远征军也有4个师。这么多人进行防御作战居然还被德国人追着屁股打,简直丢人。

对于战前制定的第十七号计划”加利埃尼同样是满腹意见,且不说法国人早就看过施里芬计划1的副本,但只是看计划本身就有一大堆的问题,德国人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战略上边争取了主动,因为这样一来法德边境德国那一边地势较高,一旦开战德军可以居高临下,拥有绝对的的形优势,此前的一系列战争中早已证明了机枪的价值,就连在6军方面一向保守的英国人也开始重视,可在法国人的计划中却完全没有考略机枪的作用,在狂热的进攻中,不知有多少年轻的士兵就这么白白丢掉了性命。更糟糕的是第十七号计划是彻头彻尾的进攻主义思想的产物。完全没有考略一旦进攻受挫,甚至德军开始反击后该怎么做,如果换做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情况或许会好一些,而偏偏霞飞却是个有名的慢性子,迟迟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宝贵的时间就这么耽误过去了,法军既不能就地组织防御,也不能在深远的后方形成新的防线,只能一次次在徒劳的反突击中浪费者士兵的生命,这样看起来,马恩河战役的胜利也就没什么好值得夸要的了。

加利埃尼可不走到印度支那度假来的,也不打算执行总参谋部那份过于保守的作战计划,他来印度支那是要大干一场的,为此他也早有准备。法国的远东舰队力量薄弱。仅有的两艘装甲巡洋舰开战以后也奉命全加强的中海舰队,加利埃尼作为6军将领也从没有过指挥舰队作战的经验,虽然远东舰队也同样在他的指挥范围内。但他也并没有对海军的配合抱有多大希望,真正指望得上的自然还要靠6军自己。从一到到任开始。加利埃尼便着手加强以度支那的6军实力。法国外籍军团里也有不少相当跋扈的刺头,对于那些各方都不愿接收的人,加利埃尼对他们敞开了欢迎的大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弱旅,加利埃尼同样来者不拒。当然,一旦到了印度支那等待那些大兵的自然是地狱式的魔鬼刮练,就算是弱旅到了他手底下也能很快变成精锐,就这样到开战前加利埃尼手下居然有了三十六个。步兵团,两个重榴弹炮团和五个龙骑兵团,就连法国的总理也没想到印度支那居然有了这么多军队。

除了这些正规军,加利埃尼还编练了十几万完全由当地土著组成的治安部队。这样一旦战争爆,他的正规军就可以全部开拔到第一线,而不用有后顾之忧。

加利埃尼与保守的霞飞不同,他是一位开拓型的将军,自然也知道仅仅是提高军队数量是没有用的。印度支那的公路体系是很糟糕的,铁路系统也谈不上达,从大后方的西贡向中越边境调兵,走6路怕是一个月也不一定能到,而有一个同时间什么样的仗也早就打完了,几年间他在这方面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原来的落后面貌得以扭转,基本适应了现代战争的需贡还兴建了新的兵工厂,虽然还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却还是节省了大量从本土运军火的时间。意土战争和第三次巴尔干战争也给了加利埃尼很大的启,整个印度支那装备了十五架军用飞机。而他手下的部队每团装备的汽车被任何其他法国部队都。

开战到现在,加利埃尼始终注视着中国北方的局势变化,他要有所行动,渴望建功立业,但作为一个谨慎的将军。他并不想那士兵的生命去冒险,他要等待合适的机会。在山东,中日两国的军队已经交上火了,日军的进展却远没有想象中来的顺利,几万大军被挤压在一个狭长地域里1既不甘心就这么撤退,也没办法向前推进,而中**队初战告捷之后也似乎并不急于要把他们彻底干下大海。在热河与山海关,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无论是规模还是惨烈程度都要远甚于在青岛的作战。与几天前相比,青岛似乎已经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场了。俄国人还没什么大的动作,但从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过的每一辆军列都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高度重视。

各方的情报汇总,中国人的军事力量已经北移,加利埃尼要出手了,他和手下的将校们一样,甚至有些迫不及待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