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我的科学时代>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抵达根据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抵达根据地!(2 / 2)

京都大学全名为京都帝国大学,隔壁日本第二所帝国大学,身份和地位仅次于盛产‘帝大生’的东京帝国大学,不是余华不信任同胞,而是拥有这位留学经历的叶编辑,有概率成为被策反的存在,回国作为间谍。

要领和重要技巧,对于这种学术论文而言,等于实质性的成果,在没有申请专利之前需要严格保密。

当然,前提是专利得被人认可。

在民国时期,除了与洋人打交道之外,国内一切技术产权和知识产权均不被承认,如果你公开发表了一个学术成果,那么这个学术成果的荣誉和名气是你的,其他东西也是你的,但别人随便用。

干了饭,余华感觉精力恢复不少,回到核物理实验室睡觉休息,经过他的实验,自己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候,精力恢复效率处于最高状态。

换句话说,睡得越香,精力越多。

吃喝不愁,躺尸睡觉,这是余华自来到这个时代后最舒坦的几天时间。

“余华,这些数据算一下,尽快给我。”忽然,老板赵教授回到实验室,推开办公室门,看着躺在小床上的余华,放下一张记录实验数据的稿纸,嘱咐道。

好吧,老板来了。

“马上,教授。”正准备睡觉的余华,一个翻身起床,来到办公桌前,拿起稿纸开始进行计算分析。

偶尔的忙碌工作,积累对当前无用却对未来有极大作用的核物理实验经验,讲道理,这对于向往科学巅峰的余华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堂。

可惜,这个天堂维持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窗口期来到六月三十一日,尽管平津地区中日双方保持和平状态,但这不过是一种表面的假象而已,为了心中的千古大国梦,日军正在通过铁路线源源不断向平津地区驻扎的日军,输送大量粮食药品和武器弹药等战备物资。

而得到数次南京方面警告的二十九军,守备状态日渐松懈,自从过年以来,日军长达数月的军事演习,已经麻痹了二十九军绝大部分将士的神经,使其放松警惕。

北平城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创造新高,法币与银元之间的汇率不断变化,呈暴跌趋势,已经从年初100:1达到150:1左右,向着历史上极其恐怖的数据做着准备。

只可惜,已经处于‘狼来了’心理状态的宋哲元,并不相信来自于南京方面的提示,也不明白平津地区物价上涨和法币暴跌的意义。

十万人的二十九军,依旧是无敌的。

历史的车轮,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向前滚动。

……

根据地,延城。

一批由挽马和骡子构成的运输队,驮运塞有稻草和碎木作为防撞填充物的木箱,进入重兵把守的延城,运输队伍很长,似如一条长蛇般绵延数里路,这些货箱内装着最新进口的埋弧焊机和各种机械设备,以及主要零件和原材料。

在全面抗战尚未爆发前,主力部队基本驻扎于延城范围,作为机动兵力使用。

经过长达二十天左右的运输,隶属于抗日红军的运输队,终于将余氏七塔原型机组和制造设备,从临汾火车站拉到了根据地。

途中翻山越岭,极为艰难,幸运的是,并没有出现设备损坏的事故。

延城前方,一群人身穿灰色制服聚集于此。

“哈哈哈,不错嘛,这就是我们可以日产22吨硫酸的余氏七塔,我听说当初试生产运行的时候,这台实验机组的研究成本就已经收回来了。”

“有了余氏七塔,我们就可以建造硫酸工厂,生产出来的硫酸可以用到几乎所有领域,包括最重要的火炸药工业,我们的炸药工厂已经收集了大量的甲苯、油脂和棉花等纤维,就等硫酸了。”

“真不容易啊,我们将要第一次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硫酸工业。”

议论声不断,对这座位于黄土高原的小城市而言,余氏七塔原型机组和制造设备的到来,无疑是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采。

不同于以前小打小闹的作坊,技术完全成熟的余氏七塔原型机组,拥有着真正意义上的大工业力量象征。

单台年产量八千吨!

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陈瘸子,余氏七塔原型机组到了,炸药工厂马上就能开工生产单基发射药和tnt猛炸药,距离我们建立轻武器军工生产体系又近了一大步。”戴着眼镜的儒雅军人,背脊挺直,看着绵延漫长的运输队伍,眼中满是期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