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竟然被攻克了</p>
对于大韩国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灾难,大韩国本就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唯一拿得出手的关隘就是洛城,可以说,洛城是大韩国面对大秦国唯一的险关,可是这座大韩国寄以厚望的险关竟然如此诡异的易手了。</p>
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秦国出动的兵力仅仅五千人,只是洛城内大韩国守军的十分之一,而且这五千人轻装上阵,没有携带任何重型武器,更没有攻城器械,就这样还是攻破了洛城。</p>
而对大秦国,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战争的一幕幕细节被回报到咸阳,这些内容没有保密的必要,是以,嬴战准许传播出去,不多时,全天下就知道了洛城之战的全部过程。</p>
无数的将领和谋士反复琢磨这场战争的没一个细节,最终想通了大韩国失败的根源,对此,他们只能说,大韩国败得不冤,大秦国赢得一点都不侥幸,这根本就是用智慧和血汗拼杀出来的战果。</p>
正如王翦期望的那样,他的第一战铭于史册,被后世无数将领学习钻研,后世那些将领向士兵讲解的时候都会分析到:</p>
“王翦前辈没有坐等大军集结,而是率领五千轻兵直袭大韩国,充分体现了兵贵神速的道理,大韩国也会错误的以为大秦国的军队最早也得三五日之后到达,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戒心。王翦前辈攻敌不备。出敌不意,夜间行军迂回到洛城东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这,只是胜利的开始。”</p>
“洛城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防御西面的大秦国,所以,大韩国兵力重心布置在西面,所有的注意力也都在西面,东面由于防备松懈,士兵都十分安逸,根本没有半点警觉。所以,王翦前辈选择了东门作为突破口。东门守备荒废,兵力稀少,被攻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p>
“最重要的是,大秦国士兵骁勇,以一当十。王翦前辈选择了五千人,正是洛城守军的十分之一,为的就是让秦军将士知道,这一战唯有奋死拼杀,否则绝无活路。如果人数再少一点,或许会令将士恐惧绝望,如果人数再多一点,也不能彻底激发将士的决死斗志。而十分之一,恰恰是人意志力的临界点,以一当十,这就是人力的极限。”</p>
“也有人说王翦前辈是冒险,是赌博,是凭运气取得了这一场胜利。但是无论如何分说,结果就是王翦前辈拿下了洛城。我们都知道,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围城攻城。至少要十倍的兵力,也就是说,大秦国至少要拿出五十万的兵力围攻洛城,才有可能将其拿下,但王翦前辈仅用了百分之一的兵力。”</p>
“如果真的按部就班。洛城之战将耗时日久,死伤惨重。同时也会激起大韩**民的斗志。而王翦前辈仅用了五千人,以不足千人的折损拿下了洛城,耗时,仅仅是一顿饭的时间。而且,王翦前辈是摧毁了大韩国士兵的斗志,当大秦国打到防御最坚实的西门时,那种杀人盈野血流成河的场景直接摧毁了最后两万大韩国士兵的斗志,使得大韩国士兵纷纷弃械逃跑。如果这两万士兵能够勇敢一点,也许,王翦前辈所部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是失败的命运。”</p>
“无论后世如何评说,但洛城之战奠定了秦灭韩的基础,大秦国以洛城为桥头堡,一马平川的大韩国三日间尽数沦陷,而且,洛城之战大秦国展现出来的神威使得大韩国各城守军不敢反抗,几乎是秦军到处,大韩国官兵整建制不抵抗投降。”</p>
三天,仅仅是三天,王翦本部的三十万大军就兵临大韩国王都新郑,而此时,距离韩无忌说的出师之日还有十二天。</p>
韩无忌对大秦国宣战的话语似乎还在耳边,而大秦国的军队就已经兵临城下,这令大韩国众多官民有种做梦的感觉,这怎么可能,怎绝对不可能</p>
不过看到城下那绵延数十里的大秦国旗帜,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大韩国要亡了。</p>
大韩国的靠山是鬼谷派,鬼谷派许多弟子都在朝堂军中效力,所以,王翦并没有立刻攻克大韩国国都,虽然在王宫前阅兵是十分荣耀的事情,但是这仅仅是个人荣耀,不符合大秦国的国家利益。</p>
嬴战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大韩国,一个主动投降的大韩国,而不是经历战争蹂躏伤痕累累的大韩国,所以,王翦仅仅是派出手下各个将领分赴四方郡县接管权力,安抚民众,而对新郑则是围而不攻,等待大韩国主动投降。</p>
大韩国王宫内,韩无忌还抱着自己费尽心血杜撰出来的《列国先祖考证》一书,满心憧憬的幻想着这部书传遍天下,万国民众都认祖归宗,承认大韩国是天下列国的父祖,接受大韩国的领导。</p>
可是哪想到,洛城陷落的消息立刻传了过来,随即大秦国不到三天就攻克了大韩国全境,自己麾下能控制的城池就只有孤零零的王都了,京畿百里之地全是大秦国的营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