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七十二章 鲜卑单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鲜卑单于(2 / 2)

  其实,说到底,鲜卑族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而至多也只是一个军事政治联盟。这个强大并富有凝聚力的联盟中,又以檀石槐手下的部落最强大,辖地横亘于漠南之地,拥有十五万骑兵,士兵们个个剽勇异常;他的儿子步度根的部落,占据着并州北部的广阔草原,以及一部分抢占自并州的土地,包括云中郡和定襄郡,拥有骑兵七万;大人轲比能的部落,占据着幽州上谷郡和广阳郡以北的草原,骑兵数量比步度根稍逊一筹,只有四万,但战斗力比步度根的要强一些,足以与步度根分庭抗礼;大人素加和弥利就差的远了,他们在鲜卑中东部,辖地只能算作中等,故此骑兵也就只有两万多;阙机、蒲头在河西之地,总的来说在鲜卑西部,实力和素加和弥利也差不多,只有两万多骑兵;而东部的段氏、慕容氏、拓跋氏就更加不如了,他们的辖地在鲜卑最东,靠近扶余和高句丽,所以很弱小,骑兵只有几千人,良莠不齐。

  但历史证明了,真正笑到最后的其实不是实力强大步度根和轲比能,更不是素加和弥利,而是最弱小的宇文氏和慕容氏等东部的鲜卑部落。轲比能等人都被曹操及其手下设计干掉了,只有慕容氏和拓拔氏等后来慢慢壮大,趁机入侵到了中原,参与到了五胡乱华之灾。

  在檀石槐的小时候,鲜卑族由于天灾人祸的原因发生内乱,各个大中型部落都在相互攻伐,草原上生灵涂炭,不得安宁,牧民们东躲西藏,民不聊生。在鲜卑北方的丁零人、东方的扶余人和高句丽人、西方的西域一百多个小国以及乌孙人、南方的汉人、匈奴人和乌桓人纷纷趁人之危,行痛打落水狗之举。

  鲜卑处于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下,经常被来自四个方向的敌人攻击,特别是最为强大的汉人,汉人们根本不用出兵,只要汉廷下令不允许鲜卑人到汉人的宁城县进行互市,就能使鲜卑人遭受巨大损失,陷入物资短缺的境地。特别是汉人比鲜卑人聪明,汉国不用直面鲜卑,而是扶持了在幽州的乌桓和在河套地区的匈奴,来对付鲜卑人。由此,内忧外患的鲜卑人渐渐失掉了对未来的期盼。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身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鲜卑人都希望有一个雄主勇敢地站出来,统一整个鲜卑,壮大鲜卑。

  檀石槐于是便应运而生了。他因为人稳健、足智多谋,年纪轻轻的,就被推举为他们部落的大人,由此初步有了实力。檀石槐眼光独到,对鲜卑民众的诉求很清楚,就连一部分上层贵族也十分渴望统一。于是他率领部众登上弹汉山,向鲜卑草原发出呼声,要求其他鲜卑部落前来归附。鲜卑人喜悦,许多小部落纷纷前来归附,于是檀石槐只在一夜之间便成为鲜卑族中比较强的势力,后来又在多次对内战争中兼并其他部落,余下的部落纷纷请立他为大单于。

  檀石槐统一鲜卑之后,又发动多次对外战争,扶余、丁零、西域、高句丽,纷纷被他击败,匈奴和乌桓不敢与之争锋,鲜卑一跃成为塞外第一大族,就连最强大的汉人,他也屡次入侵,杀略吏民,汉人遭受重创,却对他无可奈何。

  后来檀石槐逐渐意识到,汉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身为农耕民族的他们,农业的生产力要比游牧渔猎的鲜卑高。于是檀石槐在入侵汉国时,有意掠夺汉国的读书人,以及汉人农民和工匠,他们带给了鲜卑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先进灿烂的文化。开始有一些鲜卑人学汉人种田;鲜卑贵族也有不少人学习汉学;汉国工匠也使鲜卑人的冶炼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打造兵器,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过分依赖汉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