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李氏> 第五十七章 专项贷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专项贷款(2 / 2)

紫项明沉默(www.19mh.com)了一下之后,像是没有听懂李明的话,岔开话题说道,“你今天来找我什么事情?”

“生意的事情。”

李明坦然的说道,

“不得不说,相比鲁迪来说,你接收联邦的时机并不是一个好的时候。不过我肯定你的结局一定比他好。”

当着现任总统的面说上一任总统被杀的事情,这无论是在听的人还是说的人的角度,都是一件极其微妙的事情。

“可这个位置叫做总统,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本分。”紫项明严肃的说道。

“先不说你到底管不管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管也没用,你还要为所面临的后果背上所有的责任,何苦呢?”

“怎么说?”

面对质疑,李明认真的说解释道,

“个人或许不是理性的,但是由个人组成参与市场的集体一定是理性的,它遵循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即使政府要干预,在政府的干预政策出来之前,市场就会做出预判政府的预判,所以是没用的······”

这并不是李明在瞎说,在前世,经济学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段子,而这个段子却准确的概括了人类的经济发展的历史。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同看不见的手,认为市场会调节一切,也就是说他认为经济的发展不需要政府管。

一百多年后,德意志出现了一个叫马克思的人,他认为经济自由发展,资本家们的贪婪会导致经济危机压榨工人,简单的说就是必须管。

到了二十世纪,凯恩斯认为经济多数时间应该让他自由发展,过冷或者过热的时候就应该政府干预,这就是宏观调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失效,美进入了滞涨期。同时佛利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也就是说政府只需要管好货币发行,其他少管。

接下来就是卢卡斯,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就是市场会预判你的预判,管也没用。

普雷斯科特提出了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说的是经济是有周期的,复苏和低沉都是周期性的,和政策没关系。

尤金法玛接着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不说,意思就是不管最好。

两百多年,人们又绕会到了亚当·斯密。

再往后罗伯特席勒、皮凯乐又说,每一次周期性的金融危机都会加大社会矛盾和贫富差距,不管不行。

于是,三百年来,到底是管还是不管,人们最终都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李明从其中挑着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对紫项明说了快一个小时后,口干舌燥的拿起了水杯喝了一口,然后说道,

“紫叔,把你家的钱投到我的信托吧,我保你家世世代代长盛不衰。”

已经有些动摇了的紫项明舔了舔嘴唇之后说道,“你也知道,我虽然是总统,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李明耸了耸肩说道,“大通银行给一些政府官员专项贷款,这总算不上行贿吧?”

“那还是有人不同意呢?”紫项明问道。

不同意?要么让他同意,要么没有不同意的人。

李明呵呵一笑站起身来说道,“紫叔,时间不早了,就不打扰你了,我先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