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地看着盘踞在气运网络的东南方向天幕,身材庞大的气运白色巨蟒,长出两只龙角,化蟒为蛟。
赵佶只觉自己心神似是被无形之物,张开庞然巨口,一下子就撕裂下部分后吞噬。
心神上的无形损失,带给了赵佶难以估量的巨疼,让他无法自控地惨声大叫。
国运即民心!
国运即民力!
赵佶终是体会到了林灵素说过的这句话,其中蕴藏的含义,究竟代表着什么了。
眼前的这一幕,生动地向赵佶展示了,国运便是民心,国运便是民力的真谛。
繁荣昌盛,民殷财阜的东南一带,对于大宋国而言,实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正是因为明教的起事,等于就是割裂了东南,势必会造成了大宋国的严重衰弱。
没有了东南一带财物的支持,大宋国无论是财政还是食物,都会陷入一个贫困的境界。
自隋炀帝开采运河以后,将江南纳入有效的统治,东南的江浙之地,逐渐成为天下的经济重心。
大宋国定都在东京汴梁城,人口高达百万,每日所需要的大米食物不可估量。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都需要经过长达数千里的大运河,从南方之地转运到京城中,才能够跟得上东京汴梁城居民的消耗。
百舸争流的汴河,其实就代表着北方和南方的联系,已经到达了一个十分紧密的程度。
没有了东南一代的输送,东京汴梁城便会一下子就陷入到,食物匮乏的困境。
赵佶通过和“气运赤龙”的联系,观看到东南一带联合成一片,化作血红色的一幕。
感应着从“气运赤龙”身上,陡然间传来的虚弱感,赵佶心知这一次东南一带的叛乱,对于大宋国的“国运”而言,也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巨大损害。
他暗自喟然轻叹一声。
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
明教原本就有造反的前例可循,虽然在前唐时期,曾经遭受过了重大的打击,不得不沉寂下去,不再现身人前。
不过经过数百年的休养生息,终究是重新恢复了力量,一下子就给大宋朝来了一击毒辣的重击拳。
赵佶转头朝其他位置望去。
北方辽国所代表的“气运黑龙”,以及西北方向西夏国所代表的“气运黄龙”,似是觉察到了南方大宋国“气运赤龙”的气势低落,几乎在同一时间声势大振。
“气运黑龙”和“气运黄龙”同样仰天长啸,龙嘴咧开,向“气运赤龙”无声嘲讽。
赵佶身在“气运赤龙”的头顶,看到“气运黑龙”,还有“气运黄龙”暴虐,充满了讥讽的眼神。
不由大感无奈。
这能有什么办法?
都怪那个什么明教教主方腊的叛逆,突然在这个紧要的时刻,发动了叛乱。
一下子就让东南一带,脱离了朝廷的有效统治,才使的“气运赤龙”亦元气大伤。
赵佶通过了秘法,能够和“气运赤龙”心意相通,是以也感应到了“气运赤龙”的危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他的双眸视线突然变地渐渐模糊,清晰可见的气运网络,也一点点的消失不见。
嗡的一声。
就在赵佶还没有反应过来前,已经从心神的链接中挣脱而出,回归到了现实当中。
梁师成还在一旁,恭恭敬敬等待着他的旨意,然后在传达个外朝的诸多官员。
赵佶心念一动,状若无意般向梁师成轻声询问道,“你且说说,应该如何应对东南的剧变?”
梁师成身为内廷里头,权高职重的大太监之一,自然早就已经十分清楚东南的事件。
听到赵佶的询问,梁师成一副愤然模样,感慨万分道,“绝对不可姑息养奸。”
“明教教主方腊等人,都是罪大恶极的叛逆,不能任由他们慢慢壮大实力。”
“朝廷应该早点派遣精兵围剿,以免明教会坐大,到时候哪怕重新光复东南一带,也会得不偿失。”
赵佶听着梁师成有条不紊的应对,心头同样大感惊讶。
梁师成何时有如此高明的策略和目光了?难道此前的日子里,他都是在韬光养晦不成?
不过梁师成也没有邀功的意思,在说完自己的答案之后,直接揭破了谜底道,“此并非奴才自己的意见……”
赵佶摇了摇头。
他知道梁师成的意思。
梁师成自诩是苏东坡的妾生子,曾经在不同的场合中,向外人表达过这个意思。
当年蔡京上台,遵循赵佶的旨意,下令立了“元祐党人碑”,苏轼苏辙两兄弟皆名列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