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唐朝当昏君> 第三十二章王宰归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王宰归附(1 / 2)

 下面的那些大臣们都呆呆的站在那里,李昂的话无异于在他们的心中掀起了滔天波浪,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今天早上生的事情居然是这个,虽然李昂是那么说,但是眼下大殿当中的那些人都没有笨人,他们很快就联想到这应该是李炎联合仇士良,李德裕,裴度等人诛杀了王守澄,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者是江王,而至于投靠过王守澄的那些臣子为何没有来朝估计也是被幽禁起来,准备处死了。

眼下虽然皇权聚拢,但北衙神策军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马存亮和仇士良等宦官依旧是掌控着军队,未来权势随不能和王守澄相抗衡实际上也是查不了太多的。

不过好在李昂终归是有些手段的,他很快也就是将马存亮升到了王守澄以前的那个位置,然后将仇士良提拔为右神策军中尉,然后将左神策军完全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一场事变后,最能体现出局势变化的,自然就是人事上的调动。

毕竟一场清洗带来的效果就是这样,此时实际上甚至是连李昂这位天子的真实意思都是不怎么在意了,因为分配稍不留意,在一场清洗便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有些人终归是要水转船高的,当然另外有些人也是要被一路道理的,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尽管此时距离政变不过仅仅只有一夜多的时间,但一些人事变动已经开始了,行贿王守澄,晚节不保的王播肯定是不能接着在任宰相了,剩下的也是只剩下基本上不怎么理政的裴度,李德裕,舒元舆,韦处厚。

天子近臣路随以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拜相,而剩下的一人不是王涯,而是李程以门下侍中,同平章事拜相,不日会京。

尽管总数上仍然维持六个人,但各自的处境与前途,其实已经出现了区别。李德裕与舒元舆自不必说,他们本身就是宰相,事变之后权势只会儿越发的大,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会大权在握。

裴度虽然依旧是中书令,可是年纪终归是大了,加上足疾等一些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儿过多参与朝廷当中的事情了,除非大唐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否则他这位元和中兴名臣可是真不打算出头了。

路随是新起之辰,尽管没有直接参与政变,但在他终归是皇帝心腹。有了这层关系,拜相以后,他很快也就是握紧了主持冬集铨选这个权力。

而李程的话,不用多说自然是用来调离位置的,毕竟河东节度使,太原那个位置,李炎可是盯上了的,他怎么可能不需要别人给他调位置的,当然李炎还是没有做的太绝,终归是将他调回了京都担任了所谓的宰相。

李逢吉这个老怪不用多想,这是明确和王守澄勾结的家伙,也是跟着王守澄一块归西去了,毕竟这家伙跟随着王守澄左右朝局实在是太久了。

在政事堂这一轮应急调整的人事安排中,李炎一系的官员们所受影响倒是不大。毕竟本来就不算多,而且在眼下这时节,无论心思用的多深,起码表面上,谁也不敢直接跟江王瞪眼。

当然再说了李炎暗地里的那些钉子,可是不会儿轻易暴露属性的,即便是王守澄走的近的那些钉子,李炎直接就是将由暗转明了,毕竟他去河东还真需要一大批人,明面上他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李炎眼下其实考虑更多的还是后计问题,也就是前往太原的事情。

至于王宰这个本来应该是宫变的核心人物,则就彻底的无人问津。毕竟他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可是他偏偏和李炎交好,也是李炎策反他的,旁人想动不敢动,最后也就是撩到一边去了。

因此眼下的王宰依旧只是丹凤门守将。

就算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毕竟王宰老爹王兴智可不是盖的,毕竟他老爹正在讨伐沧州李同捷,而且是其中最卖力的,现在他儿子在朝廷参与政变,结果什么都没得到,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但是这种来的提拔,仅仅只是意味着朝廷王宰的赏识,至于王宰本身的参事之功,则就难以体现出来。因此王宰眼下的失落,也真是无从掩饰。

“钧之不必在意,完了可愿随本王出京一展雄图?”李炎对王宰印象不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其人出身将门,还有的是李炎熟知历史,这可是后来大唐的一员战将,名将。

再者,先前几次相聚,交谈,李炎也是知道他是一个心怀大义同时又渴求上进,并不像他那老爹一样狂傲而拥兵自重。

李炎在这场事变中,被封为了关中道行太尚书令,拿到了整个京畿道的军权,当然名义上的,可是他在长安的威望还是很高,当然这是有与仇士良的合作关系,有仇士良这个右神策军中尉的加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