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组组长萧逸中尉再次回到暗黑的阁楼时,不仅佩服起身旁的许明轩上尉及他的助手来,这两个家伙始终保持着同一姿势,换做自己肯定做不到。
阁楼上的空间不小,但可供射击的只有一个小窗户,所以萧逸一般看不到对面的目标房间。许明轩上尉禁止他走动,尽管阁楼下面的住户已被控制了,那里还留守着一名成员,看押着被关进卧室上了绑的那对老夫妇。最后一名成员呆在楼下的汽车里,那是一个维吾尔族人,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以冒充俄国人。
萧逸对转过头看着他的观察手做了个安全的手势。他知道这家伙即使在黑暗中的视力也极好,绝对看得见他的动作。果然,观察手再次举起了望远镜,替他的同伴观察起了目标。而许明轩上尉根本就没动。
萧逸蹑手蹑脚地来到窗子前,隔着一条街的对面楼房仍隐没在黑暗中,只有极少数的房间亮着灯,他望了下三楼的那个房间,灯仍然亮着,但窗帘依旧,根本看不清里面的动静。
现在已经是凌晨四点了,再有半小时,不管能不能找到机会开枪,他们都必须撤退了。
这是萧逸第二次执行任务。前次行动失败了,目标临时改变了任务,等行动组赶到豌豆街时尚来不及布置,目标就出现了,精确的狙击变成了伏击,靠几支步枪根本来不及拦阻快速通过的汽车。事后得知目标毫发无伤。
萧逸无声地蹲在了这个狙击小组的后面,他会在半小时后提醒他们撤走。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是张小丁副局长的严令。
四周静谧无声,萧逸的思路开始飘忽。
七月骚乱后,他们针对的那个号称多数派的反对党转入了地下,一部分领袖再次出国避难,也有隐藏在国内的。六局动用全部的力量去寻找他们的下落,但很不成功。说明六局在俄国的情报网还很低级。
来自总部的绝密指令取消了直接的刺杀行动,却派来了更多的高手。许明轩上尉就是其中之一。他是1912年成立的狙击学校的教官,也是国安总局七局(行动局)成员,还有一个身份。他的叔父是1917年春正式**的国家警察总署署长许公持。蒙山军的元老之一。
八月底,一个高级别的协约国联合代表团访问彼得堡,方总理、唐外长、司徒总长及王之峰副总局长来到了彼得堡,但李三才准将却没有回来。萧逸参加了对代表团的保卫工作。见到了这些平时只是闻名的大人物。代表团在彼得堡待了十一天。一直在开会。跟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进行会谈,也跟俄军方高层进行了多轮磋商。萧逸负责司徒均上将的警卫工作,近距离接触了这位风度翩翩的总参谋长。对其倾慕不已。当时与俄国商谈军事问题并不顺利,但萧逸看不到总长有任何的沮丧,脸上永远挂着风淡云轻的微笑。
司徒均向他了解过彼得堡七月事变的详细情况,萧逸除了隐去豌豆街行动外,尽其所知做了报告。当司徒总长得知其父是沂南名士萧观鱼时,对他客气起来,回忆了好几段父亲的往事,都是蒙山军建军之初的轶事了。那是一个午后,司徒总长似乎很悠闲,对父亲、申无病、邓公超等乡绅们印象极为深刻。司徒均上将很感兴趣地问及根据地的民生,就此讲诉了很多当初在根据地发生的故事。引发了萧逸的极大兴趣。
萧逸发现,在司徒总长的描述中,蒙山军创建以郑家庄为中心的根据地的故事跟他所了解的有很大差别。从司徒总长对父亲、陈超以及其他乡绅的回忆里,萧逸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公开宣传的根据地乡亲箪食壶浆以迎蒙山军不过是取得政权后的宣传,期间有着曲折甚至血腥的故事,而这些,父亲从未对他言及。
他那时还小。而交通及通信的不便,使得相隔十来里地的两个村子完全是两个世界。参军后,萧逸曾读过好几本军史著作,他最爱读的是《军旗飘飘》,这是开国将帅的战争回忆录,是从1914年开始征文编辑出版的,王明远、叶延冰、丁小富等人都回忆了蒙山军夜袭白魏之战,司徒总长那是尚未参加蒙山军,还在为满清朝廷效力,但司徒均讲诉的东西肯定是事实,国防军总参谋长,绝不会对一个中尉军官编造故事。
彼得堡访问的后期,萧逸护送司徒总长去了莫吉廖夫的俄军大本营及卢布林的远征军总部。之前,萧逸在联络处听到了一些传言,说这次方总理及司徒总长访俄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军事问题,因为英法美等盟国担心俄军崩溃以影响整个战局,建议远征军继续增兵以达到四个集团军的规模,并接管俄军的西方面军及西北方面军的战线。但在去往莫吉廖夫及卢布林的火车上,从司徒均和范德平片段的交谈中,俄国临时政府对远征军扩大规模并与俄军换防并不赞同。认为在盟友满足他们提出的援助要求后,俄军可以稳定战线并将德军东线兵力牵制住。克伦斯基政府对待中国远征军的态度与尼古拉二世不尽相同,当初尼古拉二世对于华军入俄作战是采取热烈欢迎态度的。现在的临时政府似乎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对中国远征军有所警惕了。作为一个情报军官,萧逸猜想导致克伦斯基政府对华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在于尼古拉二世,如今尼古拉二世已经在一帮保皇党的陪同下去了鄂木斯克,在尼古拉二世周围集中了以高尔察克海军上将为首的一批军事将领,他们在七月事件后公开发表声明,呼吁俄军效忠沙皇。用军事手段取缔临时政府,承诺建立立宪体制,以日本为例,认为立宪体制才符合俄国的现实。萧逸曾在联络处看到一份情况通报的底稿,是报给外交部的,底稿上收集了尼古拉“流亡政府”发表声明后彼得堡各方的反应,其中甚至有尼古拉二世已经与中国达成了秘密协议,以割让远东领土为代价,换取远征军对他的支持以图复辟的消息。大概临时政府感到了压力,曾召见陆征祥和范德平。要求远征军不为退位沙皇提供任何方便的要求。
萧逸想。中俄双方的龌蹉大约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彼得堡七月事变后,布尔什维克被临时政府定性为“德国代言人”,其领袖们大都列入了临时政府的通缉名单,他们控制的报纸如《真理报》被查封了。孟什维克成了最左翼的派别。《俄罗斯爱国阵线》公开指责中国政府正在利用尼古拉二世进行分裂俄罗斯的勾当。为此导致了针对中国的抗议游行活动。
等他们返回彼得堡,方总理等人已经与俄国签署了相关协议,这次三国联合访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远征军的防卫区域不变,仍然接受俄军的指挥。不过将规模增加了两个军,接管了俄军的一段战线,俄军腾出来的兵力将用于西北方向,一些被认为忠于临时政府的部队被调往首都以及莫斯科,以保证临时政府对这两个大城市的控制。
方总理及司徒总长等高官在九月初回国了。根据协定,远征军一个加强步兵连被调往彼得堡,担负远征军驻彼得堡联络处的警卫工作。俄方一直不同意这个提案,但中国方面以八月中旬联络处曾受到“暴徒”袭击而俄军及警察行动迟缓为由,迫使俄国接受了提案,来自第9军的一个加强步兵营正在来彼得堡的途中。
在彼得堡华军军事力量得到大幅加强后,军情局副局长张小丁组建了行动组,策划对目标人物的刺杀。张小丁将行动组分为了两个,甲组和乙组,甲组的目标是一个叫托洛茨基的人,此人在党内的地位极高,仅次于乌里扬诺夫。乙组的目标是约瑟夫,一个身材矮壮的汉子,喜欢戴军帽,总是穿一身旧军服。已经来俄国半年有余的萧逸担任了乙组的组长,成员有十个人,两个狙击组,以及配套的服务人员。
命令来自最高层,明显违反了之前关于不针对俄国政治人物行动的禁令。他不可能询问究竟,只能服从命令。令萧逸困惑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为什么针对已经失势的布尔什维克?为什么不针对其最高领袖而是选择了其两个助手?
张小丁显然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在豌豆街狙击失败后大约一个月后,张小丁便获悉乙组的目标人物已经返回彼得堡潜伏在百万街的一处寓所。侦察行动随即展开,很快便制定了行动方案:首先控制目标人物寓所对面的一处住宅,控制其人员,然后用定点狙击的方式消灭目标。
张小丁在确认情报准确后下达了行动命令并再次强调了纪律,必须保证人员顺利撤出,在现场留下中国人的任何踪迹都是不允许的。
现在一切顺利,乙组利用暗夜顺利潜入目标住所,无声无息地干掉了那对无辜的俄国老夫妇,然后狙击手便上了早已选定的阁楼。在萧逸看来,那对无辜者根本不需要杀掉,因为“入侵者”都戴了面具,穿着也完全是俄国人的打扮。但谁也不敢保证某个细节会透露“入侵者”的身份,所以他们必须死。萧逸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为了所谓的崇高使命,总是要牺牲一些无辜者。在行动组选定那套房屋时,那对俄国夫妇的命运就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