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到!”
临近辰时,高诚自后殿进入宣德殿,同行的还有已经四岁的世子高龑以及王妃姜纾。
“臣等拜见大王,拜见王妃,拜见世子!”
殿内众人一阵山呼。
高诚落座后,也摆手示意众人坐下。
“诸君,今日大议,乃吾周国之盛事。满朝文武百官、贤臣良将、世家名士、山林隐士,俱集于此,商议要事。今日,必将载于青史啊!”
高诚话音刚落,下首的杨衡当即言道:“大王英明,礼贤于士,广纳言路,使吾大周军政廉明,繁荣日渐,实乃周国万千子民之幸啊!”
杨衡一句恭贺,凉州各地世家以及在朝官员,纷纷拱手纳礼,连连恭维。
关中人士见此之景,也只得布笑于面,附声应和。
高诚压了下手,开场还是非常不错的,紧接着冲着身边的张辛摆了下手。
张辛当即上前,扬声高喝:“进酒膳!”
声音一落,宣德殿大门当即打开,一名名宫女端着一份份酒食,接连入殿。
所有人的面前,都摆上一壶美酒,以及三份膳食。
“诸君,且满饮庆之!”
高诚端起真斟满的酒水,冲着殿内数百人说道,众人纷纷举樽相应。
酒过三巡。
列于世家之首的赵岐,举起酒樽,面带微笑,朝向高诚言道:“大王,岐且与大王共饮一樽!”
高诚原本是真不认识赵岐,因为他压根就不是在会宴名单里的人物。不过,还好有些意料之人,张辛也早早报于自己。
“哈哈……赵公相邀,孤之幸也!”
一饮作罢,赵岐这才继续问道:“大王,岐观此案上之纸册,皆为经史子集,不知用之何处哉?”
高诚带着笑,摇了下头,言道:“赵公不知,孤数年来,简牍之物,破感繁杂。后觉帛书阅之,甚是简便。只是,帛布珍贵,订成书册,劳耗国力。不过,这纸张倒是不错,稍作改进,便可书之以字,订之以书!”
“大王的意思是说,这些书是刀笔吏所书?可岐观来,字迹并无出入,莫非一人所书?”
“赵公,此处有一万册书,每册多则五六千自,少则一两千之数。数千万之字,穷其人一生亦不可成!”
“那……”
“此乃雕版之技,材料足备,每日皆可成书上千册!”
高诚毫不犹豫的夸了一个海口,上千册肯定做不出来。毕竟,光是排版、刷墨、晾晒都需要不少的时间呢。刊订署现在还没有扩大生产,每日也就也能成书八十册而已。按照秦怡的估算,即便是扩大生产力,每日最多也不会超过二百册。
“书册之便,确实可观,得此书如此,实乃吾大周士人之幸啊!”
赵岐话含多意的说道,可高诚似乎没有听见,反而回答说道:“赵公所言甚是,原本孤打算将这些书册分发于诸学学子,以供。今日,闻赵公之言,方知孤所想狭也。不只是诸学学子,还有百官贵胄、世家子弟、天下万民,皆可有之!”
“……”
赵岐眉头一挑,言道:“大王爱民如子,岐佩之!”
言毕,闭目作息,不再言语。
这可就让旁边的旁边的杜翕、韦端有些尴尬了,关中世家早就知道这场大议,了能会出些意外。毕竟,关中各个学校皆已被世家掌控,大王肯定知晓,那么现在也就是大王的反击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