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不是不爱> 关心(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心(下)(1 / 2)

 安和拉着修红坐下:“爷爷和奶奶很担心你,不知道你放假后去哪里了?给你打手机,你手机也没有开.所以他们不放心,让我过来看看.是爸爸送我来的.”

修红一听维嘉的爸爸也来了,心里越不安.维嘉的父亲身居要位.平时特别忙,没想到这一次连他也惊动了:“爸爸也来了?他在哪里?”

“他和维嘉在车里.就不上来了.”

听到婆婆提苏维嘉的名字,安和感觉到修红的手不由自主地哆索了一下.安和叹了一口气说:“我这次来不是劝你和维嘉复婚的.维嘉做错了.他需要反思检讨.虽然家里人都喜欢你,但也不会要求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你就算不是我儿媳妇了,也可以做我女儿.你没有母亲,我没有女儿.咱们做一对好母女,行吗?”

修红摇摇头:“妈妈,我不是好女儿.我总是让你们操心.我不配做你们的女儿.”

“不要说这样的话.红红,能成一家人是我们的缘分.咱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当我们受挫的时候,有人帮助我们是我们的福气.我们要珍惜这种福气.等到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回报那些帮助我们的人,也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人是要自强自立,但不等于封闭自己.拒绝与别人的热情…….”

安和在宿舍里语重心长地开导修红.

在户外的树荫下,汽车里.另一场父与子之间的对话也在进行.

父亲对儿子说:“我记得你妈妈年轻的时候喜欢一诗,名字叫:致橡树.里面有这样几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夫妻间的感情的是相互的,你尊重妻子,你得到的也是尊重.如果你忽视她的感受,肆意枉为.那么你就失去了她对你的信心.你岳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风流了一辈子,最后又得到了哪一个女人的尊重?就连他自己的女儿也轻视他.我不希望你象他那样.“

听了父亲的话,苏维嘉没有说什么,不过他一直在想在反思.从小他在这样一个传统正派的家庭中长大.爷爷和父亲都是那种严谨自律的男人,爷爷曾经位高权重,不是没有机会风流,父亲现在在电视台当领导,更是见识过形形□的女人,但是爷爷和父亲都做到了对外面的女人不动心思,对自己的妻子,对家庭都忠诚不二.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家庭才这样的平和安宁幸福.

“夫妻在一起时间长了不知不觉间会相互影响的.你结婚以后,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能你自己没有觉察.但我和你妈妈都注意到了.别的不说,就说你操作这个能耗监测项目,你比就以前成熟老练多了.以前,你是说干就干,冲劲有余,但是不够沉稳.而这一次这个项目从最初的市场调查,到立项到,到后来具体实施,你都做的比较严谨周密.可以说是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在对待这件事情,不能不说,这是红红对你的影响.所以一个男人找什么样的女人做妻子,对男人的后半辈子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父亲说的没错,苏维嘉最初对这个能耗检测项目也没有底.修红虽然对生意上的事情一窍不通.但是她以她习惯性的科研的思路,建议他做好前期调查研究.看看市场前景如何?风险多大?多长时间才能有效益?公司的能力能否达到项目要求?以及公司需要做那些前期准备?增添或者改进那些方面?正是这个过程中,苏维嘉对整个项目越来越有信心,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路.后来的操作也是按照预定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这时,安和打电话过来了.

“红红现在怎么样了?”接通电话,维嘉的爸爸忙问.

“她现在还好.我想在c市和她一起多呆几天,你们就不要等我了.”

“哦,这样也行.你需要什么东西,我找人从家里给你捎来……”

安和对维嘉的父亲说了几样需要的东西,然后问:“你们今天是赶回市,还是在netbsp;维嘉父亲看了一眼维嘉说:“我们还是回市.明天上午我还有个会,不能误了.再说也该给家里说一声,免得老人们担心.你们晚上住哪里?要不要我们一起吃顿饭?”

安和说:“不用了,红红好象现在还不想见维嘉.你陪着维嘉吧,他心里现在也难过着呢?坐了那么久的飞机,时差还没倒过来.又开了那么久的车.你们回去的时候小心一些.”

不一会儿,看见安和和修红提着包,从宿舍楼里出来.维嘉的父亲走上前去和她们说话.

苏维嘉现在无颜见修红.只能坐在车里远远地注视着她.

然后,父亲回到车里,苏维嘉问:“她怎么样了?”

父亲说:“你妈妈是对的,红红需要有个人陪伴几天.她太瘦了.”

苏维嘉一听,难过地说:“我就知道她不会照顾好自己的.她总是这样,生活上总是马马虎虎,瞎凑合.她一个人以后怎么办?”

父亲连忙安慰他:“你放心,你妈妈会照顾好她的.你有没有现你妈妈和红红之间有一些非常相象的地方,都是知识女性,都聪明而且自尊.有点清高.不同的是,你妈妈更自信一些.而红红,可能因为她小时的际遇和家庭的影响,她的内心要脆弱一些.所以对红红这样的女孩,需要更周全细心一些.

维嘉和父亲回市了.

安和带着修红回到山景区的家里.先把东西放好.然后两个人去附近的市买东西.安和问修红:“红红,你想吃什么?告诉妈妈,晚上妈妈给你做.”

修红羞愧,婆婆来c市,是客人.应该由自己好好招待她.可是自己结婚两年了.似乎总也没有成熟,一副学生心态,家务事一点长进没有.去年自己母亲在世的时候就为自己担忧过.现在依旧没有改变.还要麻烦婆婆来照顾她.

修红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晚上我们找好一点的吃饭馆吃一顿吧,我请您.”

安和说:“饭馆的菜不好吃,还是咱们自己做吧.”

知道修红爱吃鱼,在学校食堂也没有机会吃到鱼,安和买了条鲜鱼,又买了几样小菜.一斤绿豆.

“家里有米吗?“安和问修红.

修红想了想,应该有.去年母亲在这里养病的时候买了好多,还没吃完.

从市回家,两个人在厨房忙碌起来.安和收拾鱼,修红在一旁淘米洗菜.边干边说着闲话.

修红问安和:“妈妈,我听文天说,您跟爸爸还有我二姑和二姑父原来都下放在一个知青点,是吗?”

安和点点头.

“那您和爸爸在知情点就好上了?”

“是啊,那会儿可真是不容易,比你们现在苦多了.”

安和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4o年代的留美学者,5o年代,在新中国的感招下,回到中国.在c市筹建了建筑研究院.文革中,安和的爸爸受到冲击,被打成“美蒋特务”,“反对学术权威”.因不堪受辱,投湖自尽.安和的妈妈和丈夫感情极深,忍受不了失去丈夫的痛苦,丈夫去世半个月后,便随丈夫而去.那个时候安和19岁,在榆阳市下属的一个偏僻农村当知青.突然失去双亲,成了孤儿.噩耗传来,年轻的安和痛不欲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