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90后无智的一段修行启示录> 《清代围棋国手施襄夏的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清代围棋国手施襄夏的故事》(1 / 2)

 棋,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中国古称“弈“,别名方圆、黑白、乌鹭、手谈、纹枰。西方名称“go“。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施襄夏(1710~1771),名绍暗,号定庵。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清代著名围棋国手,与程兰如、范西屏、梁魏今并称“清代围棋四大家”,与范西屏、黄龙士并称“清代三大棋圣”。墨村的小棋童写的也是他。

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与大国手施襄夏(号定庵)对弈,下成三劫连环和棋,乾隆爷高兴,赏赐施襄夏李氏官窑烧制的国宝永子一副。——《大国手之天下无敌》

【成长之路】

施襄夏从小就读于私塾,是个老实、文静的孩子。他父亲是位雅士,擅长诗文书法,也画些兰竹之类。施襄夏念完功课,便坐在父亲身边,看他抚琴下棋。渐渐地,他对这棋艺发生了兴趣,开始向父询问其中的道理。

父亲对他说:“学琴需要'淡雅',而不能'繁枝',学棋需要'灵益',而不能'沾滞'。你瘦弱多病,学琴好些。“于是施襄夏开始学琴了。

施襄夏6岁时的一天,当时棋坛名手徐星友来施家作客。午后,他和施襄夏的父亲在庭院下棋娱乐。施襄夏是一个老实、文静的孩子。他虽很想观棋,但怕父亲骂,只好一个人在室内弹琴。如泣如诉的琴声从内室传来,引起了徐星友的注意。他问明原由,便对施襄夏的父亲说:“让孩子出来见识见识吧。”

召唤声还没落,施襄夏就连蹦带跳地来到了棋桌旁。他向徐星友行过礼,便坐下来观棋。施襄夏观棋十分认真,虽然这局棋下了很长时间,但他毫无疲倦之感,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施襄夏的父亲身材修长,举止雍容大方,面对弈林强手,并不紧张。虽然败局已定,仍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徐星友下棋也不是咄咄逼人,锋芒毕露,而是显得平淡、轻闲、温和,而平淡之中却总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施襄夏的父亲自知不是徐星友的对手,便随意下去,几次走出软着。施襄夏见父亲谨慎有余,失去了几次反攻的机会,早就想说,但怕父亲责骂,又把话咽了回去。

徐星友获胜后,见施襄夏仍专心地注视着棋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就问他对这局棋的看法。施襄夏法生生地问道:“我想复复盘,好吗?”徐星友高兴地同意了。

令两个大人吃惊的是,这个小孩子居然能摆回到中盘厮杀时的局面,继而指出了在一关键时刻其父完全可以反守为攻的一步紧要的棋。这步棋徐星友当时也没考虑到,此时他沉思片刻,接着与施襄夏走下去。施襄夏果然不凡,他先走出了对方暗设的圈套,接着依仗刚才那一关键子的威力,竟一举形成了胜势。

徐星友兴奋异常,觉得发现了天才,当即劝施襄夏的父亲说:“让孩子弃琴学棋吧!将来他一定能超过我的。”并答应收在门下。

不过没过多久,父亲发现儿子对围棋的喜爱甚于琴。当时,比施襄夏年长一岁的范西屏从师俞长侯学棋,到十二岁时,已与老师齐名,这使施襄夏十分羡慕。父亲便也把他送到了俞长侯门下。

施襄夏不甘久居人下,他在俞长侯那儿,先生受先三子教了他一年,他便能与范西屏争个高下了,其间,老棋手徐星友也曾受先三子与施襄夏下过棋。老棋手慧眼识真珠,非常看重这位少年棋手,把自己的棋著《兼山堂弈谱》赠给他。施襄夏也果然不负厚望,对这本名著认真钻研数年,受益很大。

施襄夏二十一岁时,在湖州遇见了四大家中的梁魏今和程兰如,两位长者都受先与他下了几局棋,施襄夏从中又悟出不少道理。两年以后,施襄夏又遇梁魏今,他们同游砚山,见山下流水淙淙,都很兴奋。梁魏今对施襄夏说:“你的棋已经下得不错了,但你真的领会了其中奥妙了吗?下棋时该走的就得走,该停的就得停,要听其自然而不要强行,这才是下棋的道理。你虽然刻意追求,然而有'过犹不及'的毛病,所以三年来你仍未脱一先的水平。“施襄夏细细体会了这番深刻的议论,意识到自己以前好高骛远,走了弯路。从此,施襄夏一变往日棋风,终于成为一代名师。

此后三十年间,施襄夏游历吴楚各地,与众多名手对弈,交流棋艺,五十岁以后,和范西屏一样,也客居扬州,教授学生,为培养下一代花了不少心血,他的学生很多,但他始终很谦逊。晚年在扬州,他还写了不少围棋著作,为后来棋手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施襄夏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出现在棋史上的。在《弈理指归·序》中,施襄夏对前辈和同辈棋手有十分精粹的论述:“圣朝以来,名流辈出,卓越超贤。如周东侯之新颖,周懒予之绵密,汪汉年之超轶,黄龙士之幽远,其以醇正胜者徐星友,清敏胜者娄子恩,细静胜者吴来仪,夺巧胜者梁魏今,至程兰如又以浑厚胜,而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正是基于对其他棋手如此深刻的研究分析,施襄夏集各家之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颗闪烁异彩的明星。

【百家之长】

此后三十年间,施襄夏游历吴楚各地,与众多名手对弈,交流棋艺,五十岁以后,和范西屏一样,也客居扬州,教授学生,为培养下一代花了不少心血,他的学生很多,但他始终很谦逊。晚年在扬州,他还写了不少围棋著作,为后来棋手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施襄夏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面貌出现在棋史上的。在《弈理指归·序》中,施襄夏对前辈和同辈棋手有十分精粹的论述:“圣朝以来,名流辈出,卓越超贤。如周东侯之新颖,周懒予之绵密,汪汉年之超轶,黄龙士之幽远,其以醇正胜者徐星友,清敏胜者娄子恩,细静胜者吴来仪,夺巧胜者梁魏今,至程兰如又以浑厚胜,而范西屏以遒劲胜者也。“正是基于对其他棋手如此深刻的研究分析,施襄夏集各家之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颗闪烁异彩的明星。

【他人评价】

邓元穗说:“定庵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定庵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深谋远虑,稳扎稳打就是施襄夏棋风的主要特点。施襄夏自己也说过:“盖穷向背之由于无形,而决胜负之源于布局也。他在《自题诗》中写道:“弗思而应诚多败,信手频挥更鲜谋,不向静中参妙理,纵然颖悟也虚浮。“施襄夏特别强调这个“静“,他在《凡遇要处总诀》中说:“静能制动劳输逸,实本攻虚柔克刚。“这和他说的“化机流行,无所迹向,百工造极,咸出自然“,“棋之止于中止“,是一个意思。“静“即是“自然“,即是“止于中止“,也就是当年梁魏今对施襄夏说的“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这并不是提倡被动。施襄夏一向重视争取主动,他曾说:“逸劳互易忙须夺,彼此均先路必争。“这与“静“是不矛盾的。“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关键还在“行“和“止“都必须是主动的,这样才可能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实攻虚,以柔克刚,这正是施襄夏棋风的奥妙所在。

【国手对弈】

施襄夏与范西屏本是同乡,年龄又相仿,未出名前,两人常在一起下棋。起先施襄夏并不精心于围棋,见到同乡范西屏棋艺出众,闻名乡里,就向范西屏请教,开始范西屏要让施襄夏三子,一年以后两人就可以分先对弈。不久二人同时拜师俞长候,共同学弈,二十岁不到,前辈棋手梁魏今、程兰如等均不是范、施的对手,二人同时齐名于天下。时人曾如此评论施范二人:“西屏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定庵施襄夏名号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与之诗中李杜好像诗人李白杜甫,询为至今。”

后来,二人相继成为国手,便分道扬镰,各奔前程,相聚时便不多了。据《国弈初刊·序》引胡敬夫的话,范、施于雍正末,乾隆初曾在京师对弈十局,可惜这十局棋的记录现已无处找寻。以后,乾隆四年时,范、施二人受当湖(又名平湖)张永年邀请,前往授弈。张永年请二位名手对局以为示范,范、施二人就此下了著名的“当湖十局”。原本十三局,现存十一局,“当湖十局“下得惊心动魄,是范西屏、施襄夏一生中最精妙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对局中登峰造极之局。同代棋手对其评价很高。钱保塘说:“昔抱朴子言,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若两先生者,真无愧棋圣之名。虽寥寥十局,妙绝千古。“邓元穗认为这十局是棋中“至当“。

【出版书篇】

施襄夏死后,他的学生李良为他出版了《弈理指归续篇》,这的《凡遇要处总诀》部分,几乎总结了当时围棋的全部着法,是部全面论述围棋战术的著作,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十分少见的精品。这些口诀,都是施襄夏平生实战和研究的心得,句法精炼,内容丰富。以范西屏、施襄夏为代表的康熙、乾隆时代的棋艺水准,是整个围棋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范西屏、施襄夏等人把围棋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推荐歌曲】

松窗棋罢

演唱:hita

词:苏药卿

曲:小旭音乐《神话·千年》

曾记当年对局方

竹影摇映小轩窗

拂袖两奁收阴阳

轻敲玉子声琅琅

心寂如茶静自香

何时纹枰却作名利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