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八百六十八章 归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六十八章 归人(2 / 2)

那褡裢沉甸甸的,少说也有几十斤。那小厮就算提得动,定也十分吃力。范世慎自己提着,倒也算是良善。

王鲁生见范世慎跪了,忙起身扶他,大着嗓门道:“贤侄这是作甚?俺又不是糊涂人,心里都晓得。本不干你什么,赶快起来。”

范世慎涨红了脸,却不肯起来”满脸看惭地说道:“七叔,侄儿昨日卖地,得银两千两二侄儿四月间经手的银钱是两千三百两。七叔家的八百两是大头,侄儿本当先来归还七叔的银子。却是仗着司七叔相叔,先还了别家。

如今只有五百两银子,剩下三百两,侄儿一定想办法,早日还上………,”

王鲁生听着,已经明白了缘由,不待他说完,伸手拉起他,带着嗔怪道:“行了行了,不过几百辆银子,婆妈做甚?”

范世慎拾起褡裢,双手交给旁边的郭全有,才松了口气,陪着王鲁生说话。

,你这样应对,你那哥哥只会更得意!要俺说啊,实不行就经官,也不好老忍着。别说你是,就是俺冷眼旁观,都有些烦了。”王鲁生叫范世慎坐了,说道。

范世忆露出几分苦笑,道:“又能如何?总不好因为兄长不待见我,就砸了父祖留下的照片。若是年纪久远,不与我想干还好可如今先父尸骨未寒,这其中多少又因我而起,我怎好袖手旁观?”

王鲁生听了,唏嘘一番,道:“范家既这么对你,这广州待着也没意思,中秋后俺回山东,贤侄就同俺过去转转吧!”

范世慎听了,站起起身,郑重道:七叔怜爱,侄儿铭感五内。

日后,七叔能有用得着侄儿之处,侄儿愿效犬马之力这是人争一口气小佛争一柱香,侄儿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地离开广州。先祖当年在广州,也是白手起家;侄儿不才,愿效先祖行事。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说话间他挺了挺身板,面上露出几分坚毅来“”

几日后,范世慎将名下的宅子卖了二百两,q房而居。

欠王家的那三百两,他也没着急还,整日里混在码头街市,跟着个老仆人收货出货。

王鲁生跟曹颗夸了几遭,只道范家有这个老二在,说不定还有转机。

曹腼,却是不希望范家有什么转机。

他已经吩咐张义,联系艾达的几个叔叔司堂兄,将手中的股份,分成小份出手,套些银子回来。

这些银子,就都拿到广州来,留在手中,等着收购范家船行。

澳门是租借,固然游离于朝廷外,但是也不在曹腼掌控中。对于几代人住在澳门的艾家来说,曹腼这个外来人,除了银子多些,实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

范家之事,倒是有个转机。

虽没有见过范家长子,但是这两个,月,曹颐始终关注范家的消息。范家已经在走下坡路,土行下效,除了使劲捞银子,没有几个人用心经营。

范家老爷子生前用惯的几个老经济,都让范大少挤走了。

虽然没有移居广州的想法,但是多铺几条后路,总是好些。既是等不到魏信来行此事,曹腼就自己费心些。

张义倒是乐不得如此因为在澳门的洋鬼子太嚣张,他也待烦了。

曹腼行事,没有瞒王鲁生;王鲁生倒是没说什么,只问曹颗银子够不够手,不够的话,他那边能匀出个十万、八万的还不成问题。

其他的,半点没有姆嗦。

进了六月,天气渐热,曹题也有些心烦气躁。

最近些时日,广州港进港的船越来越多了。魏信康熙四十五年就来了广州,在广州待了十来年,也算是城里的风云人物。

提起魏信,也有些消息,却是林林总总的,都不是好消息。

有的说,魏信前年要返程前,遭了人命官司,入了监狱;有的说,魏信的船,前年已经返程,许是沉了,才至今没有消息;还有说,艾家大小姐勾搭了奸夫,谋害了亲大…

无论哪一种,魏信的结局,都是一个字,E死”。

消息传来传去的,连吉娜都带了几分不自在,每次见了曹腼,都道:“伯爵大人不要听人中伤,我姐姐不是那种人。姐姐与姐夫很是恩爱,他们会平平安安回来的。”

搁着天南海北,就是曹颐想要调查真相,也没有漂洋过海的本事,只能继续等。

终于,这一日,不再是传言,而是艾达亲口所述。

原来,他们夫妻两个确实定在前年年底从欧罗巴启程返航,没想到没等离案,船就被当地官员怔用了。

等到他们花前寻关系,将船弄出来时,已经延误了出发日期,只能等来年。

刚好这个时候查处艾达怀孕,夫妻两个,就安心在欧罗巴待产。

近几年,欧罗巴往海外淘金的人多,就有人将主义打到艾家的船上。趁着魏信外出落单之时,几个想要出海淘金的年轻人劫持了魏信。

等到艾达得了消息时,艾家的船已经出港,不知使往何处。艾达独自生下孩子,等到第二年的凑了船资,乘船回来。

说完这些,她已是泣不成声,抱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哭着说道:

“上帝会保佑信的,他还活着,他一定还活着,,海外淘金”难道是穿越大西洋到美刻去?

虽说有些荒谬,但是但凡有一丝希望,曹砸也希望魏信还活着二吉娜在旁,眼泪早已止不住,抱出艾达道“哦,姐姐,我可怜的姐姐。上帝会保佑姐夫的,姐姐也要异日好起来了”

上帝许是太忙了,没有听到他信徒虔诚的祈祷。

艾达下船时,就已经病入膏盲,在广州熬了几日,等到她父亲从澳门得了消息赶来,父女两人见了一面后,就再也坚持不住,永久地陷入沉寂<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