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九百二十二章 交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二十二章 交心(2 / 2)

想到这些,李氏望向高太君的怜悯,又化作满心羞愧。

早先只觉得老太太脾气大,待她不亲,却是猪油蒙了眼,看不到高太君对自己的好?

不管生她的是谁,养她的却是高太君,是李家人。

她,是李家的女儿,曹家的媳妇。

什么金枝玉叶,龙子凤女,都一边去。

李氏只觉得醒瑚灌顶一般,长吁了口气。道:“娘,往后女儿定好好孝顺娘,回报娘亲的养育之恩。”

高太君摇摇头,道:“都是自家骨肉,说什么回报不回报的?颇哥儿与二丫头、三丫头都是孝顺的,你是有儿女福的,我倒是不担心你。就是你哥哥那边,这些年胡闹的厉害,白得叫人担心。我晓得,颗哥儿不爱亲近他舅舅家。但是正如老婆子早年对你说的,咱们娘俩欠你伯娘家太多。两代抚育之恩,若不是你伯娘容留,我一个寡妇人家,如何能太太平平地将你拉扯大?这辈子老婆子谁也不亏欠,就亏欠了你伯娘。往后,能帮衬就帮衬吧,到底是骨肉至亲。”

李氏点点头,道:“母亲放心。颗儿只是不爱交际热闹,并不是冷清之人,该帮衬的,他不会束手的。”

说了这些话,高太君心里也畅快许多。

见李氏精神头看着好心,她劝道:“你耍想开些,别让走了的人不安生,且顾惜活着的人吧。你这病再不好起来,孩子们就要倒下了。颗哥儿打外地回来,一日没歇;孙媳妇也带着身子,要是有闪失了,可没地方哭去!”

李氏点点头,高太君又陪着她说了会儿闲话,直到看着她用了药,才让她安置,自己柱着拐技,回芍院了。

待她走了,李氏挣扎着坐起身子,叫人去请梧桐苑请儿子过来。

曹腼此时,正给初瑜揉小腿肚子。

这两日,许是侍病累着的缘故,她的小腿肚子老抽筋。

“母亲那边,还是我照看。你不能再病下了,那样家里就乱了套。”曹颗说道。

公病还得心药医,婆婆那边,总要婆婆自己想开了才行。”初瑜道。

曹腼揉了揉额头,道:“都是我不好,不该直接下猛药,当徐徐图之才对。”

夫妻两人正说这话,听到兰院的丫头过来请曹颗。

曹腼就站起身来,吩咐乐春接着给初瑜揉,又对初瑜道:“叫厨房熬些大骨头汤,你每顿饭用上一碗,这是治腿抽筋的民间小偏方。”

其实,这是补钙的方子。曹颗记得上辈子听说提过,缺钙的话,也容易腿抽筋。

初瑜自是信丈夫的,立时吩咐乐夏去厨房传话。

曹颐到兰院时,这边一片寂静。

李氏坐在炕上,倚着炕柜,看着炕桌上的几个檀木匣子发呆,不知想些什么。

曹腼瞅那几个匣子却觉得眼熟,那正是装慧妃“嫁妆”册子的匣子。

才半个时辰不见,李氏就有些不一样了,原本笼罩在她身上的哀伤淡化许多,她的神情也平和下来。

“母亲”曹颗近前两步,从衣服架子上,拿下件氅衣给李氏披上:“眼看进九月,屋子里有些凉了。”

“腼儿我是李家的女儿,吃着李家的米长大,拿着李家的嫁妆出的门子李氏转过头来,看着曹颗道。

曹腼闻言,不知她何意,难道是高太君说什么了?

就听李氏接着说道:“老天爷待我不薄。我有个好娘亲,嫁了个好丈夫,还有个好儿子。也当惜福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道:“再求旁的,老天爷都要眼红了。”

说话间,她转过头,视线又落在炮桌上的檀木匣子上:“这些东西虽贵重,却不是我应得之物。这些东西,只会提醒旁人,我可能不是李家女儿,而是什么劳什子金枝玉叶?这不是笑话么?不能认祖归宗的“金枝玉叶”还是“私生女”这茶馆终于能添新谈资了。就连就连没了的人,说不定也要挖出来说嘴

李氏声音不大,但是神情坚定,看来已经拿定了主意:“你同媳妇说,我不管外头人如何说,咱们府里不能四处传闲话,也不可传到老太太耳朵中。老太太眼看七十了,听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怕是受不住。”

曹腼点点头,心中千回百转,直接拒绝太后的“恩赏”这是”大不敬”之罪,看来要帮母亲想个妥当的说辞。

说实在话,对于那些东西,他有些舍不得。金子还是次要的,那些古董字画却是可遇不可求。

旁的不说,单说仇英那几幅画,后世看拍卖会,都是千万起价。就是现下拿到市面上,也能值几万两银子。

值钱不值钱还是次要的,有副和田玉的围棋子,还有副象牙的象棋子,都是世面少见的珍品。

曹颗没事也爱下两盘消磨时间的,早先还打算跟母亲说说,将这两个拿出来,摆在书房里。

不过,东西再好,也比不上母亲的安危重要。

曹腼只想让母亲顺心如意,可不愿让母亲因这个添了心病,自然是乖乖地顺着母亲的意思。

至于康熙那边,因为晓得了这层亲戚,曹颗心中的畏惧倒是减了几分。

他不能认女归宗,本就对李氏存了愧疚,不会太为难李氏。

只是东西可以不要,这个“老爹”能不认么?

连内侍都派了来,也要追封慧妃,康熙即便不能册封女儿为公主,也想要在驾崩前父女相认吧?

“母亲,按照规矩,我既到京,将这些东西母亲跟前,就要代母亲上谢恩折子了,这折子当怎么写?”曹颗稍加思量,问道。

李氏叹了口气,道:“就写我口谢太后恩典,不胜感激。只是无功不受禄,实不敢拜领天恩。太后身边的人,我会好生奉养,这些东西,不是常人有福享的,还请皇上体恤

下一章,“亲戚们”来了。<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