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雅集宴席设在大池边的胡杨林下,一排排红木案几整齐排列,而在水池对面,便是表演高台,此际正有不少仆人忙着悬挂夜晚所用的风灯,倒是一片忙碌。
引领吏员安排崔文卿和苏轼落座在了北面较为靠近首案的位置,荷叶与苏三则站在了两人身后伺候。
坐定之后,崔文卿轻轻品呷了一口侍女捧来的香茗,环顾四望,却见百十张案几几乎已是座无虚席,唯有北面最是尊贵的一排案几空置着,不用问,也是专为今日前来参加诗词雅集的贵客们所留。
崔文卿也不心急,与苏轼不断闲聊说笑。
苏轼才华高超,见多识广,与之相谈真是如饮佳酿,不觉自醉,也让崔文卿大生畅快之感。
不多时,秋日西沉,晚霞染红了宁园的花草树木,波光粼粼的水池像是有千万条金蛇在不停舞动,竟是说不出的好看。
便在这个时候,不远处陡然传来了一阵宣呼:“各位士子,振武军大都督折昭、府州刺史姜太东莅临诗词雅集,请大家起身迎接。”
恰如耳畔生出惊雷,顿时惊得崔文卿不由一愣,抬目望去,果见折昭正在府州刺史姜太东的陪同下缓步而来。
今日折昭将三千发丝扎成了一个英雄髻,身穿一领青色的儒士长衫,步履轻盈,体态婀娜,如琼枝一树,栽种在青山绿水之间,尽得天地之精华,又似昆仑美玉,落于东南一隅,散发着淡淡华彩。
她刚一走入宴会场中,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特别是许多未曾见过折昭真容的士子,全都露出了惊艳无比的神情,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美丽女子就是传说中的振武军大都督折昭。
的确,在敌国的恶意中伤下,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以为折昭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女汉子,恶罗刹之名更是家喻户晓。
据说府州孩童啼哭之时,只要说一声恶罗刹来了,再是调皮的孩子都会吓得止住哭声,可见折昭威名的厉害。
然当人们目睹她的真容,才知道那些谣言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原来振武军大都督折昭,竟是佳人颜如玉,容颜世无双,好一个身形娉婷,闭月羞花的美丽娇娥。
此际缓步而来的折昭,在众人的注视下目不斜视,镇定自若,唇角蓄着云淡风轻般的淡淡微笑,然那微笑之中,却有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娇之态。
唯有崔文卿,却不禁回想起那晚他将折昭压在身下,双唇相接的动人风情。
她既惊怒交集又带着一丝娇羞的动人风情,恰如刀刻斧雕般深深携刻在了崔文卿的心头,再也无法为之忘怀。
算起来折昭离开府中已有五六日未曾返回,没想到却为区区一场她并不感兴趣的诗词雅集回到府谷,实在令他大感意外。
正在愣怔发神当儿,苏轼却用手肘暗暗撞了崔文卿一下,促狭笑道:“喂,你也是可以,看自家娘子都会发神,哈哈,折昭女魔头有那么漂亮么?”
崔文卿一阵哭笑不得,暗忖道:我家娘子当然非常漂亮,也只有你丫不懂欣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