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周瑜的功绩,就不得不提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很好的讲述了周瑜的功绩。
宁凡在中学课本里学过,得益于武道金丹的记忆力,他现在还记得,诗词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之战前夕时,孙权刚刚接替孙策之位,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为树立孙权威望和巩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击败了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对柴桑的进攻。
建安十三年春,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先队部队的统帅),率诸将取得了击刺黄祖的重大胜利。
征讨黄祖后,周瑜受命镇守鄱阳。
其年农历七月,曹操南取荆州,曹、刘、孙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全面争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在赤壁之战过程中,诸葛亮方与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个配角,所起作用无法跟周瑜相比。
在促成孙、刘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方面,诸葛亮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属于赤壁之战前的外交斡旋。
而且就是在外交斡旋上,东吴鲁肃所起的作用比孔明要更大一些。
是鲁肃促成了刘备东下联吴抗曹之后,才有孔明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事。
诸葛亮在曹操大军东下的紧要关头,赴吴劝说尚在犹豫之中的孙权联刘抗曹,首次实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这是历史所充分肯定的。
但此时的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加之当时刘备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东吴的帮助。
孙、刘联合抗曹的主导方面是东吴,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由江陵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
曹操致信孙权,扬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是玩的外交辞令,意思是劝孙权早早归顺。
孙权得书让郡臣传阅,东吴群臣莫不震惊失色,张昭等都主张迎降。
独鲁肃悄悄跟孙权说,主张迎降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该听从,建议孙权迅即召回周瑜。
周瑜从鄱阳归还后,严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实际兵力和弊端,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
这就是说,在促成孙、刘联合抗曹方面,鲁肃、诸葛亮、周瑜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起关键作用的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
周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政治头脑非一般人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