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上海发售第一批认购证的时候,不说无人问津,但起码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要靠银行信贷员去四处推销,磨破嘴皮。
三十元一份的高价认购证,吓退了习惯于算小账从没赚过大钱的上海人,也让很多人望而怯步。要知道,这个时候,上海的工资一个月也就在三百元左右,而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就是两百来块。
很多的人搞不懂,这认购证怎么比股票的价格还要高,一元一股的股票发行价才六至八元,可认购证却要三十元。
当时发行认购证,上海各大银行储蓄所全动员起来了,成了代销点。银行工作人员除了柜台零售外,信贷员还到自己管辖的工矿企业去推销。
当时规定每推销一份认购证,信贷员可以有百分之一的佣金提成,即提成三角到五角的小钱。
可是信贷员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战绩不佳,大多数人认为,四处推销的东西不是好东西,多少有点骗钱的感觉。
银行工作人员见推销难度如此之大,也认定这不是个好东西,所以,很少有人想到自己也买一点,而且当时法律也没有禁止工作人员购买认购证和股票。
“有一位姓李的教师在认购证购买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经过反复测算,也经过反复思想斗争,终于鼓起勇气带着六千块钱迈进银行储蓄所,准备买两百份认购证,结果他刚站到柜台前,就听里面一位小姐对旁边一位男青年说:又来了一个‘冲头’!”
的哥说到这里就顿住了,他斜侧着脸向两人解释道:“冲头就是我们上海话傻瓜蛋的意思。嘿嘿!”
见两位外地佬被自己的话吸引住了,司机就得意地嘿嘿笑出声,李八一知道他在等着自己两人发问,就凑趣地道:“那后来怎么样了?”
的哥哈哈大笑:“后来就是,那自尊心极强的李老师听后火冒三丈,拔腿就走,这一走啊,李老师就留下了世纪性的遗憾。”
说到世纪性的遗憾,的哥也咂了咂嘴,满脸遗憾状,他侧脸问坐在副驾上的李八一道:“你说,将近一百万元的财富与这个李老师失之交臂,这一痛楚会不会使李老师刻骨铭心而终身难忘呢?”说完,他还莫名地哈哈大笑。
刘桂林失声道:“一百万!六千块钱买认购证就能赚一百万?”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实的事吗?”
“那当然。”出租车司机断然道:“这件事在我们上海滩人人知道!那李老师还是某某中学的高级教师呢。我儿子就在他们学校读书。”
通过跟的哥的交谈,李八一了解到想购买认购证的人应该不少,这主要是购买第一批认购证的人许多都赚了钱,甚至有个别还赚了大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就像出租车司机跟李八一讲的李姓教师的故事,在上海滩流传很广,故事估计是真的,但是不是有人故意放出去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主流媒体又不准报道,都是民间口耳相传。
每一个说的人仿佛都亲身经历过一样,个个说得绘声绘色、眉飞色舞。